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女生耽美 > 诗酒趁年华 > 诗酒趁年华 第4节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诗酒趁年华!

这个结论未免有失偏颇,然而姜家人却是从上到下都信了的。盖因这位二娘生性好强,听说是嫁与个“寒门”便不乐意,待听得说是颜肃之自请将刚刚拿到手的实缺的任命让给了三弟颜平之,益发不喜。将要登车发嫁前一天,她忽然就得了急症。喜宴都摆了出来了,她这早不病晚不病的,偏偏这会儿病了,姜家原本也是有心结这门亲事的,实做不出拿个病人抬到人家家里的事情,这不是结仇么?

不得不拿嫡出的三娘顶缸代嫁,姜家第三女,便是颜神佑的亲娘。

颜神佑她二姨病了几日,等三妹妹回门之后,她又好了,能吃能睡,还能哼唧两声,表示自己体弱。姜戎是个仔细的人,姜戎的母亲便出自蒋家,也不是个无能的主母,便觉出这里面不对来了。尤其是蒋氏,到将近四十岁上,才生出这么个小女儿来,转眼叫庶女给坑了。这二娘,不是有意的,那也是有意的!

姜戎更实干,他本就是个细致人,更兼这妹妹病得日子委实太巧,且知道先前有人办过这样的事儿。唤了大夫来,仔细问了病症,又拿了二娘身旁服侍之人,晓得她竟然连着数日睡觉“蹬了被子”,又将室内降温的冰块拿来一气吞食。便知内里有鬼,登时气了个倒仰!他原想着,只是胡乱疑上一疑,若是冤枉了二妹,便与她赔罪,哪知猜测的竟是真的!

这事儿,若是颜肃之与姜氏过得好了呢,也能勉强熄了姜戎的怒火,问题是颜肃之他不开心。哪怕拿了个正品代替盗版,他也不开心。姜戎十分理解,换了谁,将要过门儿了媳妇儿叫换了,还说原来的“病了”,那心里也不会舒坦。尤其颜肃之正在这气性大的年纪,一点子小事儿,旁人不觉得,他自己便当成了大事。何况娶妻并不是一件小事。

当然,姜戎也觉得颜肃之过于小气,不是赔了你一个更好的了吗?

可说穿了,还是姜家不对。是以姜家固然是要为女儿出头,却少有直接找上颜肃之的,姜戎也只好拿着挤兑他妹子的赵氏出个气儿。便是今日,颜肃之颇有不敬亡人之嫌,姜戎也忍了。只恐不知道何处刺激了颜肃之,让他叫嚷起来,说什么代嫁之事,那姜家的颜面也就别要了。

想到这里,姜戎肚里又把他那平素评价不低,也是疼了十几年的庶妹骂了个底儿朝天!

眼下妹妹这情况,他突然就明白了当年祖父的心情,连妹妹都保不住,只能看着干着急。真是恨不得自己死了算了。

———————————————————————————————————

女人堆里,也在骂着那个“不识大体”的姑娘。

还是姜氏,看着满堂的亲眷,也不好说与丈夫过得不好,只拿着女儿逗趣儿,叫颜神佑来回来地叫人。颜神佑觉着,这外祖家的女眷们相处,竟比自己家女眷们情真意切。

她祖母跟前,也就姑妈比较随性,其他的人无不是绷着。姜家这里,母女婆媳却是其乐融融的。她舅母范氏看起来比伯母还要大几岁约摸着有近三十岁的样子,外祖母看起来也比祖母年老一些儿。又有大姨母、二舅母、三舅母等都在,一齐围着她,只说她的好话。

姜氏却将眼睛一扫,答完了母亲蒋氏:“过得如何?”的问题之后,反问:“怎地不见二姊?阿爹周年,她不好不出来的。”

蒋氏一声冷笑,范氏代答道:“二娘一向体弱,将养着呢。且出不来呢。”

二舅母尤氏更是直白,偏要温柔地叹气:“自个儿成亲都病得不能出门子,要你代嫁,亲生父亲的葬礼啊、周年啊,不出来,想也没人说了。我真是为她发愁呢,这年纪轻轻的,就三灾六病的,可怎么好呢?”

三舅母周氏也幽幽地道:“也罢,家里也不缺这口吃的,养她到死也养得起。”

颜神佑打了个小喷嚏!蒋氏连忙看了过来:“哎哟,我的囡囡,这是怎么了?凉着了吗?死鬼都死了一年了,还带着凉气儿吓人呐?!老东西!”

她是有理由埋怨的,要不是丈夫生了这么个庶女,何至于坑了她闺女呢?尤氏连忙捂住了嘴巴,蒋氏抱着外孙女儿安抚道:“不干你事,不怪你,都是老东西闹的!”

颜神佑那素未谋面的外公,一日之内躺了无数次枪,皆因老妻的怨怼。也是他性子偏软,不得不拿了三女顶了次女的缸儿之后,想赶紧将次女嫁了,否则妹妹嫁了姐姐还在家里,听起来也不好听。姜氏女自有了贞烈之名,便是不愁嫁的,病弱又怎么了?名声好就行!

蒋氏与姜戎,一个发妻、一个承嗣之子是都不答应,必要将这“病弱”的女孩儿留家里养着,不令出去祸害别人家。姜父从来绵软,老婆儿子跟着翻白眼,次女又娇滴滴地哭泣请罪,弄得他左右为难。后听说三女在夫家与丈夫过得不好,丈夫颇有微词,他又为闺女担心。不出几月,竟活活把自己愁死了!

他这一死,家业自然是嫡长子姜戎擎了去,二娘便一直“病弱”着了。

反正,姜家养得起。

作者有话要说:【1】阿姨,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是对庶母的称呼。

☆、陈年旧事一

姜氏听了母亲与嫂子们的话,想说什么,又止住了。还是她亲姐姐跟妹妹说话比较直接,一边唇角一撇,对她道:“你就是太好心了,这样生出异心来的人,是留不得、嫁不得的。”

颜神佑又想打喷嚏了,她一定是脑抽了,才觉得这一家子很温馨!

其实这一家还是很温馨的,至少,在坐的都是蒋氏的嫡氏,感情上天然相近。且都是世家之女,想法自然比较贴近。此时的世家,虽然矫情得令人发止,却还没到除了矫情什么都不会的境地。既然大姜氏将话挑开了,其他人也就不打机锋了,个个说得直白了起来。

范氏温言对姜氏解释道:“不然能怎么样呢?生做这家的女儿,锦衣玉食、使奴唤婢,既享了这福,就要担这事儿,岂有什么好事都占了的理儿?你能忍得的事,她偏不能呢?她这是生了外心了,跟家里不一心,要她何用来?便是依了她,将她嫁了出去,她心里也没有娘家。”

范氏的父亲官至司徒,她的母亲姓米,乃是米老丞相的爱女,范氏与米氏同为世家,眼下算得上一等。姜戎能娶到范氏,也是因姜家在“丙寅之乱”里吊死了三个女儿的缘故。风气正得很!世上有不少世家,却是舍不得这么做的,待到平乱之后,有些个是悄没声儿地把女儿接回来,另许人——自然不会嫁得太好,多半悄悄远远送走。有些个干脆是不承认有这么个女儿被抢了去,弄得许多与蒋氏同龄的女子下场凄惨。

范氏嫁后,便时刻以各种礼法规矩约束自己,又以家族为荣,且是宗妇,自然是要全局考虑的。

大姜氏亦是嫁与嗣子的宗妇,接着道:“这是给后人立法呢,要是人人都学她的样儿,这家就要散了。那样的人,用着你的时候,当你是家人,一旦有个什么事儿,她能拿你垫脚,这样的亲人,要来何用?嫁了出去,到了婆家还是这般,处处占着便宜,岂不是坏了家里名声,还要为家里结仇?且她心里生了嫌隙,又存了这不良的心思,日后拿这等心机来对付家里,呵呵……”

颜神佑听到这“网友最讨厌词汇”不由头皮一紧,心说,MD!你们牛!有这么一帮子的亲眷,颜神佑忽然觉得自己真是图样图森破!这世道,她且有得学了呢。

没想到的是,更牛的是蒋氏,她老人家神补刀了一句:“你们年轻不知道,三娘婆母,娘家不是也病死了一个才议婚便病了的么?”

【?!不是吧?还有更狗血的?】颜神佑的小耳朵又竖了起来,眼睛也瞪得溜圆,显得有点滑稽有点可爱。蒋氏伸手摸摸她的头顶,给她顺顺头发:“瞧她,跟听得明白似的。”

姜氏硬等着蒋氏逗完她闺女,才说:“明不明白的,我都说与她听,听多了,自然就明白了。拜师授业要择日子,学做人的道理,哪里还等得及择日呢?”

蒋氏露出一个欣慰的笑来,她亦梳着矮髻,显得分外慈祥:“当年先帝受禅,为合诸将、世家,与各家说亲来的。也是咱们家的运道,不知是好还是坏,你的姑母们都……亲事是结不成了的,旁人家里却是不同的。楚家名门,女婿的外祖也是能臣,自然是要表示一二的。他家里运道倒好,去了的楚太尉便是你婆母的父亲,家中仆从部曲甚众,护着一家人逃出京里,并未遭劫。

只是颜氏子委实粗陋,便议将一庶女嫁与他。颜车骑(颜肃之父,官至车骑将军)彼时虽是粗鄙些,却也少年得志,官在高位。并不算是十分辱没于她,想来哪家祖上不是从一介白丁熬起来的?哪知,呵呵,这人呐,最怕自作聪明,将旁人当成了傻子。她便做了与二娘一样的事,她的亲父亲也没什么,先帝在上头看着呢,只得将你婆母许与女婿的爹了。回来不出三个月,楚家就病死了个姑娘。这还是亲爹的处置呢!”要不是有这么个先例,蒋氏与姜戎处置起二娘来,也不至于这么干脆果断,总要想一想究竟该怎么办才好。如今有了成例,照做便是。

三舅母周氏这时候也添了一句:“她若有事,家里自然护持,家中有事,自然要她效力。只想着从家里占着好处,金尊玉贵地供着,又一丝委屈也不想受,什么受罪的活计都是旁人的,活该旁人受累供奉她,”说着一声嗤笑,“便是天子,也是不能够的!”

她与范氏的表妹是同族。米老丞相有两女,一嫁与范家、一嫁与周家,范司徒的女儿与姜戎年纪相仿,嫁着了。周司空的女儿不幸早早嫁了,便抢着把侄女儿嫁到了姜家来。这一位周氏的堂姐得管范氏的亲姨妈叫一声伯母,算来大家都是亲戚。便是姜氏的姐姐,嫁的也是母亲蒋氏的同族亲戚家里,只是辈份儿略有些错,从蒋氏这里算,大姜氏还要矮上丈夫蒋溪一辈儿。可在这讲求血统的年代里,血统比辈份儿要重要。【1】

二舅母尤氏也说:“正是这个道理。”

姜氏默然,颜神佑也默。【真是没人权呐!】颜神佑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发愁,可是细想一想,又居然觉得……这几位说的似乎还有一点点道理的样子。反抗不起来吗?真的要接受吗?照她爹那不靠谱的样儿,怕是护不了妻儿的。现在要肿么破?

这时候的颜神佑一点也没注意到,她外婆在说她祖父的坏话,对于素未谋面、也没听人说过他好话的祖父,她还真是没多少在意的。

姜氏也只说:“原来如此。”

蒋氏叹道:“我原不与你说,是想着你婆母在那家里苦熬这些年,竟是渐入佳境,是很有些门道手段的,你若知道了她的许多阴私事,露出来了反而不好。不如尊敬公婆,少犯口舌,只消女婿与你好生过活,咱们只推不知便是。哪知……便是不说,你也……总是苦了我儿了。”

姜氏便再也忍不住,扑入了蒋氏怀里,母女两个抱着颜神佑一通哭,哭得颜神佑心神不宁。底下范氏与尤氏、大姜等人抱做一团,也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倒真像是在做周年、怀念先人的模样了。

好容易,彼此收了泪,蒋氏又叮嘱女儿:“看你婆母,比你那时还艰难呢,庶子也认了,对你那三小叔子比对她亲儿子都好,这也没耽误了你大伯子上进,京中谁人不夸她贤惠、有福报来?咱家虽不怕事,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能与女婿过好,还是过罢。女婿自幼年起,便是有名的好脾气、肯用功,如今不过是转不过弯儿来罢了。”

蒋氏此言,也是有依据的,颜肃之自幼爹不疼娘不爱的,都偏护着庶弟颜平之。有个亲哥哥,却又肩负着许多责任,也是板着脸儿训他。他好容易读了书,倒是肯听先生的话,颇为用功。学得好了,不见父亲夸他,他也不恼,只当自己不够好,命他将实职让与庶弟,他也上表让了。哪知临门一脚,亲事上出了故事,戳了他的雷点,把他点爆了,从此在堕落的大道上一道狂奔不回头。

这些,是姜氏大约不太了解的内情,里面又涉及到了颜家一些被压到角落里、并不能提的旧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