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女生耽美 > 诗酒趁年华 > 诗酒趁年华 第191节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诗酒趁年华!

黎亲家此时满腹的不开心,却不知道,过不多久,他是真的要感激这种安排。好歹,命是保了下来了,带回来的财产也没被没收,还因为有了比较出色的管理能力,密林荒地多,家业得到了发展。

当然,此时,他是不怎么开心的。颜肃之也没让他立马收拾包袱滚蛋,还让他在城里休整三天。

这真是逮着老实人的心窝子拼了老命地戳!见识到昂州城的整齐、规模的宏大之后,再让人家往南滚蛋,真是一种折磨。

好在黎家足够识趣,啥也没说,麻利地走了。不走,留在这里,地没有你的,坐吃山空。黎亲家一拍大腿:“走。”就一个字。

颜肃之见他如此识趣,心里也舒坦,对黎家当家的道:“休要小瞧密林,那里大有可为。”这句本是鼓励兼客套,颜肃之也想不到的是,黎家在密林居然找出一处大大的铜矿来——这是后话了。

当时,颜肃之发了公文,快马传到密林。黎家到后,连地盘都给划好了,黎家家主细细一想,忍了。还压下了族内反对的意见,且说:“地广千里,如臂指,此非凡人,不要胡闹!听话,做事,必有后福。”

一个上升时期的家族,家主总是有威望的,眼光也颇为长远。他的判断也是不差的,尤其在知道密林这地儿,驻军数以万计之后,族内公议,老老实实发展生产才是硬道理——又不免痛心起丢在湓郡的家当来了。

很快,这点痛心也没有了,因为……他们发现了矿铜。并且,不久之后,传来的消息:湓郡府城,被攻破了——这也是后话了。

————————————————————————————————

黎家走了,颜肃之舒了一口气,回到自己的书房。如今这书房的格局也有所变动,正房三间,正中是会客之所,上挂从丁号那里抠出来的丁先生手书之经史,下置座席。东一间是书籍、书案、琴棋一类。西里间放着一个大大的沙盘,墙上还挂着一张大大的舆图。

颜肃之直奔西里间,拿起三面小白旗,一书“殷”字,一书“朱”字,一书“黎”字,分别拿小磁石给它们钉在了地图上。

如果丁号在这里,一定会跟露出“我懂的”的笑容。

如何应对这些士人们,颜肃之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像百姓那样,分散融入,是不行的。世家的凝聚力是一般人难以想像的,他们以家世为荣,自然不能眼见家道中落,必要一心维护的。强拆,是不行的。

那就集中。

正好,新城规划的时候,颜神佑是考虑到了社区层次的问题的,专门留了几个高档社区。将其中一处大些的,命名为“君子里”。颜肃之一看,只当跟闺女有默契,以后凡来的世家,都给安置到这里。老实就罢了,不老实,小区大门一封,三百城管,不不不,三百玄衣,GAME OVER。

为此,颜肃之还特意将给唐家、姜家留的房子跟颜渊之、山璞等人的搁一块儿,这片社区就被颜肃之重新命名为“建安坊”。这个名字让颜神佑嘴角抽搐了好久,终于还是没说什么。这片社区,数年之后,也被称为“戚里”——当然,只是私下喊喊罢了。

丁号等人的家跟建安坊相邻,叫同昌里。李彦的新家,就座落在这里,跟丁号还是街坊,不过老先生在妻儿来了之后也不搬过去住,还在州府里蹭个房子不交房租,死活不肯在公开场合露面儿。丁号也只得出面,说是自己担心,将世叔的家眷搬取了来。

连这些人的地盘,颜肃之都给规划好了。凡北面来投的,土鳖,可往南边赶,让他们发展生产,同时,严格控制他们的宗族势力的膨胀,能打散就打散,不能打散的,也要严密监控。世家,统一往归义旧地放,主要是在卢家周围,那里有熟田,荒地少,也有利于防止世家势力的膨胀——想发展,四周都是有主的土地,还都是登记在册的。

世家想自请往南的,顶好不让他们去。颜肃之就是想困死他们,中二病的想法十分简单,没了土地人口,你们还能拽得起来么?装逼就算了,装到老子头上,分分钟全砍了!

想在城外建坞堡?发展国中之国?不好意思,亲你没赶上好时候,没这好事儿了,都到城里住吧,城里安全,顶多让你在外建几个农庄集体宿舍,安置你家奴婢开荒。

这也能将世家的影响降到最低。

伸出手来,在地图上划了个弦线,颜肃之眯起眼睛,左右瞄了瞄。不错不错,就是这么一块地方,还挺靠北的,看起来土地肥沃,是熟田,实则离边界很近。

当然,这样的算盘颜肃之是不会跟任何人说的,跟下属说,显得他不是个光明正大的老板。跟老婆孩子说,会破坏自己的形象。

颜肃之只得偷着乐。

————————————————————————————————

很快,颜肃之便乐不起来了。

他往湓郡送信,三番四次,送信的人都回来说:“依旧被围城,不得樵采。”连百姓出来打柴都不让了,可见被围得惨。颜肃之解释的书信,自然也无从递到。

颜肃之见情况不好,急忙往京中递了奏本。不料一个月过去了,连昂州都开始冷了,还是没见朝廷批复。

颜肃之的表情终于不好了起来。书信不通,是知道湓郡被围,奏本没有音信,一定是这路上发生了什么不对的事情了!

原告暴雨冲毁的道路,已经修复了一些,且也不是全程都冲坏了。这样的消息这么慢,只能说明一件事情——路被义军掐断了,而扬州,无力打通交通线。作为昂州的刺史,颜肃之是不能管扬州的事情的,顶多写奏章。现在好了,问题又回来了,他的奏本递不出去,连打个申请,说“我帮他们揍人”这样的话,都递不上去。

如果擅自行动,现在虽然消息不通,朝廷应该还不至于立刻完蛋。等他打通了交通线,收拾完了乱民,天下太平了,他的麻烦也就来了。擅自领兵侵入他人境内,这是要被参死的节奏。不死,也得祭出舌战法宝——颜神佑。在颜肃之看来,这件事情暂时还是不要做。

也就是这个时候,颜肃之才发现,他先前跟朝廷哭诉那个奏本,现在也是没消息的。

颜肃之有些焦急,跟朝廷的联系中断了,对他而言是极为不利的。虽然朝廷中有人,可代为辩解周旋,然而自己不能得到消息,终归是心焦的。颜肃之踌躇半晌,还决定:先打再说!

好歹先解了湓郡之围,打通交通线吧?大不了打完了再撤。

定下了这个主意,他才召集人手来商讨怎么打。

主动出击?

属官们一阵静默,颜神佑也默,这种事情……略鲁莽。可是不坐壁上观呢,难保不会事后被参。丁号徒留活跃:“使君此举实解救民于水火,大善。”

颜神佑额角青筋跳了一跳,心道,你果然没安好心。

卢慎很快接上:“正是!卧榻之侧……”

“⊙▽⊙!”颜神佑的表情一僵,僵硬地转了转脖子去看卢慎。

卢慎也不负众望地道:“岂容硕鼠!”

颜神佑瞬间萎了……

最终决定,由颜肃之提兵两万,往救湓郡兼打通交通线。颜神佑领着余下的兵马看家,兼预防被人抄了颜肃之的后路。整个州府都活跃了起来,带动了新城的气氛,调兵、运粮,州府的意愿,是老兵带新兵,在义军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拿他们给新兵练手。

颜神佑的心情也是激动的,“走出去”永远是一个能让人热血沸腾的话题。直到第一批讣闻传来。

颜肃之等人行军颇快,却不及义军攻城的速度。这就比较坑爹了,义军刚入城,虽是疲蔽之师,但是有了城墙作依托。老天爷站在颜肃之这一边的地方就在于——义军攻城的时候,对城墙、城门作了巨大的破坏,墙塌了一块不说,大门也打漏了半截。

双方开始了拉锯战兼巷战。湓郡守人品不错,比较得百姓拥护爱戴,也不曾弃城而逃。反在城破之时,派人趁乱往朝廷报信,自己穿着整齐的官服,携全家自缢在大堂上。官印也不翼而飞了。他老人家死了,加上义军虽然开仓放粮了,但是队伍纪律却并不十分严,不免有那么一点扰民的情况发生。

颜肃之的到来。让州城原住民欢欣鼓舞,自愿当带路党。即使如此,颜肃之也在这里折了三百多人,这里面大多数是新兵。跟海贼干仗都不带这么惨的!

颜神佑接到消息,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了。这些是在昂州招的,真正的子弟兵,这些人死了,昂州城都能听到一些细碎的哭声。从来都是颜神佑虐人,以往的战损也不很大,这次一次几百几百的死,她的心情低落了起来。

送情报来的阿竹担心地道:“小娘子?”

颜神佑抹了一把脸:“没什么,请方先生来吧,要核算抚恤事宜了。”

抚恤的事情办起来是没完的,因为颜肃之拿下湓郡之后,即张榜抚民。就地整修三日,即奔赴官道,去打通交通线。蒋刺史也不指责他过界了,只盼着他赶紧来帮忙:除了湓郡,扬州又起了两股义军,打这个,那一个捣乱,搞那个,这一个捣乱。

颜肃之也很讲义气,在又损失了数百人之后,终于帮蒋刺史将占据交通线的义军扑灭。然后自己递了一份详细的奏章往朝廷那里去,又写信给京中亲戚,一并送去。

接着,不顾蒋刺史的苦苦挽留,留下蒋刺史继续跟义军互殴,他火速带人回来了!

☆、164·第一次会师

颜肃之回来得相当及时,如果再不回来,他就回不来了!

颜肃之的奏本很快送到了京中,朝廷正像热锅上的蚂蚁呢。赵忠平冀州民敌,如入泥潭,虽然一直在打胜仗,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扑不灭这股邪火。匪首金井栏没有抓到杀了不说,连冀州周边都乱了起来。

五王终于忍无可忍,如颜肃之一样,没有朝廷的命令?没有朝廷的命令也出兵了!再坐壁上观,难道要等乱民越战越强,反过来将大家都吞了么?开什么玩笑?!

五王之间相互串通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对付虞喆的时候是这样,对付金井栏也是这样。五个人自有畅通的联系渠道,哥几个一商量,胡乱发了个奏本给朝廷,管你批不批的,老子们打定了!

当然,奏本出自名家之手,写得相当地冠冕堂皇。自陈是高祖血裔、国之藩屏,不能坐视乱民打到家门口不理。并且郑重点出:他们已经打到我们家门口了,别想让我们等死,别想借义军之手搞死我们。

虞喆看了这一式五份的奏本,生气的力气都没有了。

赵忠不行,难道要派郁陶出战?那京城谁来守呢?

再有,扬州离京城并不很远,京畿附近广大由朝廷——或者说手里有兵的皇室——直接控制的地方,再往南,就是扬州了,真的是非常近。扬州正在闹贼,也跟赵忠似的,一直说是战胜,可一直没有起色,到底也没给报个平安。再有,昂州也失去联系了。

幸而颜孝之在京里,使劲儿给他弟弟辩解,比如扬州那么乱,估计是消息送不出来。

这让虞喆更加焦急了。这么大的地方如果有什么闪失,没错,对朝廷财政的影响并不大,但是脸上很疼啊!

幸运的是,不几日,告捷露布一路传至京中。虞喆开心得跳了起来:“太好了,可以让他去替了赵忠,必能建功!”

在他看来,手上的武人能用的并不多,虽也有勇士,却缺大将。唐仪、姜戎这样的,他得留在京里给他护卫,郁陶得坐镇。颜肃之正好合适——听说他打了胜仗,虞喆很快就将脑筋动到了他的头上。

颜孝之头一个反对:“不妥。一则临阵换将,易生变故。赵忠乃三朝老将,一直奏凯,有何缘故可调之?二则昂州虽偏僻,中间还有一个扬州,扬州也不太平,颜肃之在,还好镇一镇昂州不跟着乱。他若走了,乱民蹿入昂州生了根,有了退路,扬州危矣。扬州既危,京城如何能独善其身?”

虞喆道:“昂州一向太平,颜肃之曾向我许诺,昂州无事,如今看来,他做得很好,倒不怕昂州乱起来。且他既在扬州,且手上有数万之众,如何用不得?不过十数日的功夫,便可抵京,修整数日,便即开拨。”

颜孝之急得满头是汗。

幸亏颜肃之后脚就来奏章了,一点也不含水份地讲述了扬州的情况。将蒋刺史原本想瞒的不少事情都讲了出来,比如湓郡已经失守之类。又写了自己将湓郡已经夺回来了,交通线也打通了,并且——都移交给蒋刺史了。又报了自己的损失,说知道朝廷困难,这些他回去想办法抚恤一类。

最后,跟虞喆说,没我事儿我回去了哈,我家那里还有事呢,去年遇了灾,家底子也薄,今年冬天又来了,我得回去看家,看看有没有冻死饿死的事儿,得处理。

虞喆就傻了!

没想到展开奏本一看,颜肃之会跑了啊!他回昂州去了!

冀、青等地,才是虞喆的心头好。

现在再派使者去调兵?虞喆觉得这样也行,他本来就想调颜肃之去顶赵忠的缺的,至于昂州,朝廷暂时顾不上了,反正不是什么缴税大户,丢一阵儿也不心疼。

楚丰、郁陶等却都赞同颜孝之的说法,其他人又有小心思,不少人心里想做五王的带路党。哪怕不做带路党,也不想来这么一个挟军功还朝的竞争对手。颜肃之这货,说起来也邪门儿,少时诸事不顺,一旦顺溜了起来,就没一件不顺利的。官职蹭蹭往上蹦,封户越来越多,别的地儿闹造反,独他那里虽然说吃力,居然还挺太平。

要是让他回来了……难道要大家给小字辈儿提鞋?

不干,坚决不干!

下了死力气去忽悠,理由也很现成——远水解不了近渴,直将虞喆给忽悠傻了。虞喆的父祖,都是军阀出身,纵使先帝,也是个知兵的人。岂料到了虞喆这里,什么行军布阵,都是纸上谈兵得来的。那里个亲军,与他也不甚亲,自己的禁军,一半给唐仪养熟了,一半给姜戎拉拢了。

众人一心,将颜肃之给留在了昂州。

若是颜肃之离京城太近,这会儿早就被一道敕命召回京了。幸亏跑得快,颜孝之等人才能以“路途遥远”为由将他留了下来。

至于五王……现在想管,也管不了了,人家不肯听。那就让他们打反贼好了,哪怕平乱了,想趁机篡位,好歹也能找着个明确的对头。烽烟四起的天下,四处都是敌人,都不知道打哪个好了。

————————————————————————————————

却说,颜孝之下朝之后,擦一擦汗,扳鞍上马,飞快地跑回家去跟楚氏汇报去了。

因事态紧急,他连脸都没洗,衣服都没换,就直奔楚氏正房。

楚氏正在读信,信是颜肃之写来的,虽然感情不怎么样,有大事,这对母子倒是会互相通个气儿。楚氏皱着眉头看着,见昂州一切都好,可扬州乱了,不免有点郁闷。颜家在扬州有一片不小的地盘儿,也有坞堡,倒是属于没有被攻破的行列。可扬州乱了,阻断了京城颜家与昂州之二房、四房的联系,这里面必须有一个决断。

见颜孝之满头大汗地过来,楚氏沉声道:“做什么这么慌慌张张的?以你如今的身份,很不必做出这种慌张的样子来。你现在能遇到的事情,慌这么一时半刻,都是无用的。”

颜孝之张嘴喘了几口气,略略平复了一下才小声说:“阿娘,有二郎消息了。”

楚氏指身边的座席道:“我已经知道了——过来坐——他也来信了。”

颜孝之惊讶了一下,才点点头,道:“也是应该的,他此番立了大功,陛下必有升赏的。我们拦下了将他调去替回骠骑的旨意,将他依旧留在昂州,”见楚氏点头赞许,才继续道,“如今虽然诏令天下士绅,可自募兵讨贼,毕竟时日尚短,且看不出成效来。我怕还要乱上那么一乱,昂州太平,可扬州太乱,于我们也是不利的。”

楚氏沉声道:“我正要说这个事儿,”深深地看了颜孝之一眼,“我要带大郎他们去昂州。”

颜孝之失声道:“现在?”

楚氏道:“正是现在,再晚,就走不了了。我看这天下,一时半会儿消停不了,昨天不是还说五王又掺和进来了?那只会更乱!”

颜孝之道:“阿娘的意思,我留下?”

楚氏看了他一眼道:“你要挂印辞官?”

颜孝之:“……”还真有点舍不得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