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女生耽美 > 诗酒趁年华 > 诗酒趁年华 第326节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诗酒趁年华!

其次是议阮梅的脑袋值多少钱。霍亥道:“欲令贼众反戈,只有金钱是不够的,何不许以封爵?只有钱,将士或用命,似伪朝之官吏,恐不会心动,反而会担心。若许以高爵,只怕阮贼连睡觉,都要睁一只眼睛了。”

颜肃之笑不可遏,丞相们有点莫名其妙,一齐看向楚丰:你外甥这又是咋了?甥舅一家人,你知道为什么不?

楚丰:……窝去!我上哪儿知道啊?

终于颜肃之笑完了,才说:“阮,哈哈,软妹,哈哈,他,他只,只剩一只眼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众人:……好冷的笑话= =!

皇帝说的笑话,再冷,你也得捧个场,所以除了楚丰和李彦这样的,其他人都跟着干笑了两声。笑完了,颜肃之道:“那这事儿,就这么定啦?”

李彦道:“既然阮贼的赏格有了,还请陛下一视同仁,总不好厚此薄彼的。”

颜肃之会意,跟大家讨论了济阳王、陆弧、常恢、陆桥等人的身价问题,丁号开心地拿了纸笔来做了一个记录,一一誊写分明。

霍亥道:“北地总不能全赖当地旧族,其人久不沐王化,未必一心向善。还请选调四州二京忠诚之士,以实北地。”

颜肃之道:“卿言甚是。”于是又讨论起当地可以选调的官员来,似卢慎的弟弟、金家的儿子、霍亥领闲差的侄子等人,都被列入了名单。能力未必是顶尖,但是忠心却是毋庸置疑的。颜肃之还想照一下娘舅家和妻舅家,两家都痛快地答应了。于是姜戎之子姜玘,与弟弟姜珍等被调往北方。楚源的次子、第三子也被分派了郡守等职。

拟好了名单,颜肃之又问了一回:“就这么定了?”

李彦等都说听圣裁。颜肃之心说,这事儿不是大家一齐商量着来的么?还圣裁什么呀?命李彦执笔拟旨,一道给颜神佑,表示同意了她的请示。一道诏告天下,发布了赏格。阮梅与济阳王,活捉,封侯、赏千金,杀掉,堵住侯,赏八百金。陆桥、陆弧,降一等,活捉,给五品官,赏五百金,杀掉,也给五品官,赏四百金。其他以次类推。

在赏格上的两处一共六十九人,一边儿三十来个,并没有扩大打击面。相反,还鼓励两个阵营里的人“将功折罪”。

颜神佑收到了旨意,心下大定,问使者:“大将军动身了么?”

使者笑道:“好叫殿下晓得,往临安去的使者与臣是就伴儿北上的,大将军这会儿,应该已经拔营了。”

颜神佑又问大本营那里如何,颜肃之与姜氏怎么样一类,使者道:“都是极好的。山侯也很好,娘子亲自照看的。”这个山侯就不是山璞而是宝宝了。他脑袋上安了一个侯爵呢。

颜神佑吐出一口浊气:“莫笑我,想他了。”

使者垂头道:“可怜天下父母心。”

颜神佑道:“总算将此间事办完,就好一家团聚了。”命引使者下去休息,自己却传令出去。又将赏格明示,以激励将士。

千里之外,霍白也做着与她同样的事情。

霍白有那么一点憋气的。

颜神佑再破阮梅的消息传来之后,霍白也开始渡河了。世人都知道,阮梅是块比济阳王难啃得多的骨头。现在这块硬骨头都被敲碎了个边儿,没道理小脆骨还好好的。

霍白就没有楼船可以用来碾压对岸了,征船的多半是民船,又有些竹木筏。他却又有一个颜神佑没有优势——当地旧族的势力保存得很好,雍州方面长期与当地保持着暧昧的关系,西路军又一路走一路联姻,很得到了当地旧族的一些支持。

这里面,陈家出力颇多。陈家是一个大家族,势力是横跨大河两岸的,在他们的掩护之下,霍白领兵从他们的势力范围内渡河。大半部的兵马过了河,陆弧才得到了消息。一面大骂旧族:“无耻!”一面急调士卒迎战。必须快速与刚刚渡河,还没有站稳的周兵交战,将他们赶下河去。一旦错失良机,陆弧已经能看到一个悲剧的将来了。

与陆桥一样,陆弧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因为没有阮梅那么中二,所以积累长进的不止是军事技能,还有为人处事。他看得分明,别看旧族与济阳王关系那么好,可一旦济阳王失势,旧族能组团卖了济阳王。

陆弧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半渡而击”的最佳时机。周兵已经上岸了,陆弧远远看见了,命令整队,击鼔,骑兵冲锋。

陆弧见到了周兵,周兵自然也见到了他。

北人善骑射,骑兵冲锋是极让人头疼的一件事情。周兵的军马少,霍白这里的骑兵既不多,凭良心说,素质也不大如陆弧。雍那里倒是有不少好骑兵,可楚攸存了个保存实力的小心思,看到陆弧来了,马上停止不前,不再渡河。

楚攸按兵不动,现正在南岸观望着。楚源再三催促,楚攸道:“再看看。等他们胶着之时,我再北上,一举定乾坤。”

说白了,不想送上前去找死。楚源见麾下的兵马已经渡河,恨恨地道:“大郎莫要后悔!”自己也登船渡河而去。

霍白本来也没大指望着雍州兵,对雍州兵,他总有一种“我们不是一伙的”的感觉。看楚源来了,他才露出个笑影儿来,这才是一伙的呢。匆忙对楚源道:“阿胡为右翼,还请卫尉为右翼,我自中路,与贼相抗。”

霍白看得眼角直抽抽,心说,你这个王八蛋!

骂完了,还得跟阿胡简单碰个头,一人一边儿,跟陆弧血拼。

陆弧也是当世的名将,济阳王的地盘有一半儿是他打下来的,另一半儿是五王造反的家底子。见这情势,也只得拼上一拼了。阮梅的士卒饿着,陆孤的部下也好不到哪里去。倒是霍白这里,人人吃得挺好。力气也足,自北上就没打过败仗,士气正旺。

两处硬碰硬撞到了一起,火花四射。

霍白对付骑兵冲锋,与颜神佑的办法还不一样。颜神佑是用远程打击兼以地雷等埋伏,霍白就简单直接得多,他的军中特色的是长枪阵。这也是在战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长枪阵的枪长丈八,骑兵冲得太猛,就要成烤串。骑兵的速度一旦降了下来,威力便骤减。

接下来就是肉搏战了。

楚源与陆弧是老冤家了,并不敢轻视陆弧的右翼,陆弧的习惯,会在两翼也埋伏精兵,一不小心,就落他套里了。楚源勒兵,并不令急进。那一厢,阿胡因为与山璞关系不错,倒是学会了些山民的战阵。由山林转入平原,只要士卒之间有默契,也依然有效。

霍白的作风更加的简单又鲜明,就是一直地冲。破了陆弧的速度之后,他倒发起冲锋来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楚攸在南岸看到友军占了优势,这才下令渡河。李长史叹道:“过渡有些晚了。”

楚攸道:“不晚,不晚。陆弧也是当世名将了,这一仗,他们三个不出点血是打不下来了。到时候他们兵马受损,纵然胜了,再要北伐,就更需借我之力了。”

一面说,一面也过河去。过河之后,楚攸并不从霍白身后杀出,他们俩也没这个默契。霍白的后队都停下来转身,警惕地看着他。楚攸微一哂,命令部队往楚源那里去,自楚源的背后绕个弧形杀出,取陆弧的后队。

雍州兵逸待劳,突入战场。陆弧却又不慌不忙,纵使有些心焦,觉得兵力已经不够用的,还是抽出了预备队,去跟雍州兵厮杀。

正打着,刮风了!

这会儿正是春天,特么刮的是东南风!周兵顺风,越打越顺,陆弧却苦不堪言。时间越来越晚,风就越来越大,大风吹起地上的尘土砂石,陆弧这边的人连眼都快要睁不开了。

更要命的是,不知道怎么的,陆弧的大旗还被吹倒了!霍白远远望见了,忙命人放话:“陆弧死了!”

北兵大乱,霍白等人趁机掩杀,陆弧不得不收束残部,一气往北,逃回了济阳王的京城里去了。

因为风刮得大,天又黑了,霍白即收拢了士卒,不令再追,以防走失。又命整队、扎营、安置伤员、打扫战场,再清点陆弧没来得及带走的粮草辎重。一直纷扰到了下半夜,才算安顿下来。

霍白又与楚氏兄弟、阿胡等人开了个碰头会,霍白当面自是与三人道了辛苦。约定明天休息,休息好了再开会讨论下一步。

阿胡留了个心眼儿,走了两步又回来了,对霍白道:“霍郎,楚雍州不地道。”

霍白冷笑道:“不然为什么非要叫卫尉过来呢?就因为这地方他熟?他再熟熟得过雍州十数年的经营么?他们兄弟还不合呢。”就为了万一发生什么楚攸不配合的事情,一旦有功劳,让楚源领着,于整个楚氏的利益无损。晾着楚攸,让他难受!

阿胡心说,你有数就行了。告辞而去。

那一厢,兄弟二人也有一点分歧。楚源还想挽救一下他哥,跟楚攸道:“大郎今日骑墙观望,真真羞煞人也。”

楚攸面上一黑:“二郎这是说的什么话?!”

楚源道:“你知我知,旁人也未必不知。我劝大郎一句,下面没什么仗好打了,还是认真出些力的好。”

楚攸道:“你懂个甚?我楚氏数百年不倒,前朝更不曾被昏君清算,不是因为手上有兵。将这些兵耗完了,就是砧板上的鱼肉啦!别看你那个陛下看着是对咱们不错,可他们心里呀,是想拆了坞堡,让我们俯首的。”

楚源道:“君臣名份已定,俯首难道不是应该?”

楚攸道:“称臣与称臣也有不同的!”

楚源血槽已空,无力地挥挥爪子:“大郎好自为之吧。”

第二天,楚攸过来开会,经过了霍白等人的营盘,发现他们战损不小,越发觉得自己旁观之后雷霆一击是明智之举。盘算着要主动挺身而出,争做下面战争的先锋。

颜肃之的诏命已到,楚攸看到这个命令,就知道机会来了。他太清楚这些旧族的尿性了,有了这样的赏格,济阳王快要被打包快速过来了。济阳王一方,人心已散,兵无战心。此时不拣便宜,更待何时?

岂料霍白头一句话却是:“各部且自休养,不须着急北上。”他与颜神佑打的是同一个主意,让你的兵回去,吃没得吃,穿没得穿,耗也耗死你。就算耗不死,也能等到“识时务”的人发觉事情不好,拿你换赏格。

哪怕没人出场济阳王,也足以让他们内部人心更加浮动,减少进攻的难度。

楚攸:……MD!

————————————————————————————————

同样想骂娘的还有常恢。

常恢与李今对峙,心里是相当惬意的。李今用兵,中规中矩,大败没有,却时常吃常恢的小亏。常恢很有那么一点点猫戏鼠的意思的,逗着李今,看他暴跳如雷,真是不错的娱乐活动。

直到阮梅吃了个败仗,常恢不得不跟着移防,将大片的领土让了出来。现在更好,连粮草都有些供应不上了,常恢向陆桥那里发了催促粮草的公文之后,紧接着就收到了阮梅战败的消息。

常恢:……这事儿有点邪门儿啊!

确实挺邪门儿的,说起来,己方都是名将,对方的名气还没那么大呢。如果说败给郁陶,心理上还会好受一点。败给这群奇形怪状的家伙,真是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常恢正想着下一步要怎么办呢。在他看来,跟阮梅会师有点不划算——陈国胜下的地盘太少了,再退,就没有了。不如他钉在这里,好让周兵有所顾忌,也能牵制李今部,减轻阮梅的压力。

可粮草,是真的不够了。

常恢正在想办法的时候,斥候来报,东面发现了敌军。根据旗帜判断,极有可能是山璞那个野人。

常恢估计了一下自己的兵力,再估计一下山璞和李今的兵力,很想蹲地抱头。定一定神,常恢下令部队集结,主动迎击山璞。就算要逃,也要先让山璞败上一阵,然后才能从容撤退。

山璞的先头部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常恢遭遇的。

一方是仓促应战,一方远来疲惫,打起来略有些不够用力。对面李今却抓住了战机,下令渡河。他接到颜神佑的军令,早便准备起这件事情来了。楼船看来是指望不上了,征集些民船倒是可以的。常恢军正被山璞牵制,方便他渡河。

先头部队上了岸,才发现情况有些不大妙,常恢的部队是开始撤防了,可地上是各种陷阱。李今只得组织人员先清陷阱,从南岸运了些巨木,一路推着滚过去。压倒各种竹签木刺,再命士卒掘沙土填坑。

等他上岸,常恢已经跟山璞交过一次手,打了个平手,跑了。

山璞与李今碰了头,两人感慨万千。李今看着身后那乱七八糟的河滩,山璞看着常恢从容烧掉的粮草,难兄难弟两个相顾无言。

林焕处理完扎营的事情,过来汇报,才打破了这种平静。山璞向李今介绍了一下情况,笑道:“常恢跑了,该头疼的不是我们,阮梅得为他们的粮草愁死。”

李今手中的马鞭恨恨地敲在战靴的靴筒上:“他可千万别愁死才好!我等着亲手砍下他的首级呢。”

山璞:……兄弟,天亮了!你醒醒!我老婆说这个话我信,你说这个话,我真是没办法相信啊。

好在李今说完这一句话之后并没有再引申扩充,反问起颜神佑下面的计划来了。他原就不是主将,现在又面临着大决战,自然是听主帅的命令了。山璞道:“公主的意思,等上一等,待敌乏粮,人心浮动再行进攻。”

李今为难道:“那要等多久?我们这是里的粮草,怕也不大宽裕罢?”

山璞道:“等不太久啦,只要大将军北上了,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便可进兵。”

李今道:“我并不是不知天高地厚之辈,也知道决战是艰难的。既然公主要合兵,我便与你同去,面见公主。真不能再拖了。北方的冬天,能冻得死人!伪朝京城,也是高城深堑的,存粮再少,省着些,支个一年半载总是成的。到时候寒冬腊月的,这么些个人,在人家城底下冻着。手指头都能冻掉呢。”

山璞有点惊讶:“我也常听人说北方是真的冷,但是……有这么严重么?”

李今无力地闭上眼睛点点头:“先祖曾战冀州,家里老仆曾随军征战,晓得这里的事情。手能冻成两个粗,刀枪都要握不紧,如何攻城?啊!说到攻城,怕还得再多造些长梯、撞车。”

山璞道:“那些叶相已经在做了,还有撞门的巨木。”

李今道:“还是,到了冬天,土都冻硬了,没法儿挖。连营寨都立不稳。还是得早早过去。”

山璞听他说得有理,忙道:“你我各整肃队伍,将伤兵运往南岸去安置,速往土城,快些进兵。”

李今道:“我就是这么说来的。”

两连襟收拾善后,一路结伴扫荡。山璞西进的时候,是沿河走的。这回就不再沿河回了,而是往北再往东,所过之处遇城即下。让两人惊奇的是,路上遇到的十几座城池,倒有一半儿是望风而降的。山璞唯恐有诈,召了降官来问。降官一脸的晦气,说的自然是向慕王化。

这话连山璞和李今这样的老实孩子都不信,一脸的鄙视。降官只得哭丧着脸道:“大将军都败了,我们还守的什么呀?!没指望了。”

连襟两个一愣,大将军败了?不能够啊!慢半拍才想起来,这是伪朝的大将军、刚刚被他们揍过的常恢。

两人的底气渐渐地足了起来。李今更建议:“遇有不降之城,可试一试攻城的家什,待围伪朝都城的时候,也好有经验。”

山璞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两人一路上试过了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包括巨木撞城门、伪装败兵诈开城门、夜里扔个钩爪爬墙头……越玩越上瘾。让两人没有料到的是,最后却险些被一个小人物一锅端了。

此时已经进入了夏季,五月天儿,热得厉害,前面又有一小城,看起来颇为整齐。大军离城还有二十里,便有个文士奉了县令之命前来请降。这样的事情之前遇到的实在太多,两人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率军到城下驻扎了,再检查一回当地守军,发现人数也是比较少的,也就比较放心了。

当地县令又在县衙设宴,请三老作陪。山璞与李今不给县令的面子,也得向三老卖个好儿。一同去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