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历史军事 > 大明风华:神级皇太孙 > 第132章 国歌军歌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大明风华:神级皇太孙!

奉天殿。

朱棣端坐龙椅,抛出一个议题:

“《精忠报国》《男儿当自强》,此两首歌,哪个更适合当咱大明的国歌?”

此议题一出,众臣哗然。

国歌,是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是被政府和人民认为能代表该国家政府和人民意志的乐曲,是用来歌颂与鼓励一个民族的信心与凝聚力的。

这是一个重大的议题,谁都不能轻易妄言。

但《精忠报国》和《男儿当自强》,两首歌,都大气磅礴,慷慨激昂,积极向上!

两首歌,都有足够的理由,成为国歌,但要选择其一的话,确实难选。

“陛下,历朝历代,皆无国歌一说,今陛下破天荒,提出国歌概念,可谓开创帝王先河,仅此一项,就可冠绝历代帝王;”

“臣以为,国歌一事,事关重大,需邀请在京五品以上文官武官,共同协商讨论,方才显得重视隆重;”

杨士奇出列,恭敬的回答。

“臣等附议!”

朱棣的内阁成员,一直赞同杨士奇的说法。

“准,杨阁老,你安排。”

朱棣说完,端坐龙椅,闭目养神。

杨士奇立马吩咐下去,快马加鞭,召集在京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前来奉天殿陛见。

一时间,武官骑马,文官坐轿,有的甚至来不及整理衣冠,就急匆匆往奉天殿赶。

皇爷召唤,哪个敢慢待。

所以,不多时,在京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全部来到奉天殿,按照各自的位置,整整齐齐的站立着。

“诸位臣工,朕今日召你们来,是想和你们一起商议,确定一下咱们大明的国歌。”

“朕已经物色了两首歌,《精忠报国》和《男儿当自强》,一会你们先品评一番,讨论一番,咱们最终确定一首,当咱大明的国歌。”

朱棣说完,示意涂德海,把两首歌的歌词,分别发给每一个臣子;

随后朱棣吩咐赵辉,分别认真演唱一边两首歌。

于是乎,整个奉天殿,静悄悄一片,唯有赵辉天籁般的歌声在回荡;

两首歌演唱完毕后,大家的讨论,激烈起来。

朱棣依旧端坐龙椅,高高在上,不住地环视文武百官。

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和一群武将们聚在一起,大声的吆喝着,激烈的讨论着;

杨士奇、杨荣、胡俨、黄淮等人身边聚齐了几乎所有的文官,大家讨论的也很热烈,甚至有激烈的争论;

朱瞻基则老神在在,默默的站在老爹朱高炽身边,两边都不参合。

“爹,您觉得哪首歌,更适合当咱大明的国歌?”

朱瞻基小声问朱高炽。

“儿啊,不是爹觉得,是老爷子觉得。”

“以爹对老爷子的了解,他老人家心里早就有了定论,只是除了他自己,谁都猜不出他的定论。”

太子朱高炽小声的给朱瞻基说。

“爹,刚才我已经听得有些明白了,武官和文官的选择,明显不同;”

“武官们更偏向《精忠报国》,因为这首歌更符合他们的口味;”

“文官们更偏向《男儿当自强》,因为这首歌更附和他们的价值观;”

“是呀,但老爷子或许也更偏重《精忠报国》,因为这首歌,也更符合老爷子的口味。”

朱高炽小声说完,瞥了一眼高高在上的朱棣。

“可是爹,儿子认为,《男儿当自强》当咱大明的国歌,更合适;”

“而《精忠报国》,则更适合在军中传唱!”

朱瞻基小声的说道。

“呵呵,儿啊,别乱说,帝心难测,当心祸从口出。”

朱高炽小心的提醒道。

“诸位臣工,商议的如何了,可有定论?”

朱棣的声音响起,大家立马结束争论,安静站立。

定国公徐景昌出列,恭敬的说道:

“启奏陛下,臣以为,《精忠报国》堪当国歌。”

徐景昌作为徐达的后人,徐家在面对朱棣靖难起兵时,分成了两派。

徐达长子徐辉祖率领朝廷军队屡次阻击朱棣;

徐达第四子徐增寿则为姐夫通风报信,最终被朱允炆所杀。

朱棣即位后一方面打压徐辉祖,另一方面追封小舅子徐增寿为武阳侯,谥忠湣;后进封为定国公,其子徐景昌继嗣。

从此徐家两国公派系出现,但长房魏国公一直留守南京,而定国公系则跟随朱棣迁往北京并陪伴大明至终。

定国公一系,始终被朱棣视为心腹。

新城侯张辅也出列,恭敬的说道:

“臣也认为,《精忠报国》堪当国歌。”

张辅是张玉的儿子,张玉是燕军起兵以来第一位战死的大将。

朱棣发动靖难,进攻南京时,南军盛庸背城列阵,朱棣率军冲击南军左翼,后又冲其中坚,结果被盛庸重重包围。

张玉、朱能均率部相救。

朱棣与朱能会合,乘机突围而出。

张玉不知朱棣已被救出,仍在阵中冲杀,格杀数十人,最终伤重力竭而死,时年五十八岁。

公元1402年九月,靖难成功后,朱棣追封张玉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荣国公,谥号忠显,后追封为河间王。

张玉死后,其长子张辅也是不负父望,靖难之役中屡立战功,最后受封新城侯。

两位朝廷公侯的发言,几乎代表了所有武将的意愿。

其实平日里上朝,定国公徐景昌和新城侯张辅,对朝议,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就算朱棣亲询,也是一推二五六,说些无关痛痒的官面话。

这叫懂分寸,知进退。

但今日,这二位公侯,却旗帜鲜明的支持《精忠报国》当国歌。

因为他们是军人,《精忠报国》契合军人的气质,震撼军人的灵魂。

就连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也一致赞同,《精忠报国》当国歌。

因为他们也是军人!

但杨士奇、胡俨、黄淮为首的文臣们,则旗帜鲜明的支持《男儿当自强》当国歌。

原因无他,因为这首歌,在万千百姓中,更具有鼓舞和激励作用。

如此,文臣武将,阵营鲜明,争论激烈,不肯退让,各说各的理。

但武官们向来读书不多,嘴笨,想在嘴皮上和一帮文臣讲道理,注定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所以没过多久,武官们开始骂娘跳脚,甚至捋了捋袖子,想动手。

朱棣终于出面叫停,一锤定音:

“诸位臣工,无需再争论,朕已经明了你们的心意;”

“朕已有决断:朕曾言《精忠报国》为我大明国歌;然思虑再三后,朕决定《男儿当自强》定为我大明国歌;”

“把《精忠报国》定为我大明军歌!”

“国歌,要求凡我大明子民,上至六十老者,下至八岁海通,都要会唱!”

“军歌,要求凡我大明将士,不论职位高低,都要会唱,尤其冲锋陷阵时,更要放声吟唱!”

“诸位臣工,朕如此决断,可好?”

“陛下圣明,臣等叹服!”

文武百官皆心悦诚服。

因为如此安排,确实皆大欢喜。

忽然,太监涂德海有些失魂落魄的递给朱棣一个奏折,道:

“陛下,河南布政使杨浩然冒死上奏,河南特大洪灾!”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