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历史军事 > 弘治大帝 > 第158章 摊丁入亩的构想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弘治大帝!

当王大锤他们一行人跑到四海商行的时候,四海商行早已挤满了人,不过全场围观的人都没有开始买炭,因为他们发现这次四海商行卖的竟然是石炭。

对于京城人来说石炭并不陌生,西山那里到处可见,而且都知道石炭可燃,但是那玩意太难烧了,而且燃烧之后一股刺鼻的怪味,实在是太难闻了。

如今四海商行推出来的石炭,样子实在有些奇特,像一个圆筒,里面是直通的小圆洞,四海商行的伙计将之称为蜂窝煤,据说这个名字是当今皇帝陛下取的。

不光如此,四行商行还在门口一字排开十个铁皮圆筒炉子,里面叠放着三个煤筒,已经在开始燃烧着。

“各位父老乡亲们,瞧好啦,门口就是我们四海商行即将推出的煤炉和蜂窝煤,一日只需三个蜂窝煤,一个蜂窝煤只需五文钱,便宜又实惠,大家赶紧来买,煤炉产能有限,先到先得。”四海商行的掌柜出门介绍道。

但是围观的百姓还是面露犹豫,对于这个石炭黒煤实在是有些不太信任。

于是四海商行的掌柜继续蛊惑道:“各位老少爷们,这个可是当今皇帝陛下感念时下木炭价格太贵,为了家家户户能冬日取暖,特意发明的,皇帝陛下发明的东西,你们还能不信任?”

“再则,你们再看看我身边的煤炉,眼见为实,你们看看,这些煤筒是不是烧起来没有以前的刺鼻气味?而且我向大家保证,三个煤筒绝对能烧一天,我这些煤炉就放在这烧,大家一起来做个见证。”

“这个煤炉多少钱一个?”王大锤好不容易挤进里间开口问道。

“老乡,您真有眼光,这个煤炉可是皇帝陛下为了这个蜂窝煤专门发明创造的,如今只有我们四海商行独一家在销售,而且这个煤炉和蜂窝煤可是在皇家专利局申请了专利,任何人不得私自仿造,否则专利局锦衣卫可不是吃素的”四行商行的掌柜立马解释道。

“煤炉多少钱一个,这质量有保证吗?”王大锤继续问道。

“煤炉单独买一个银元,您要是一次性买一千个煤筒免费奉送一个煤炉。”掌柜继续说道:“质量您放心,这个可是工部大匠打造,底下可是有铭牌标记的,绝对不会有问题,再说了,我这四海商行可是当今陛下的产业,咱能砸了皇帝陛下的招牌?”

“买一千个煤筒真能送一个煤炉?”王大锤一听买煤筒送煤炉这种好事,顿时来了兴致,原本他就打算给皇帝陛下的生意捧捧场,如今有这么大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没错,这位老乡,买一千个煤筒子送一个煤炉,抓紧时间哈,先到先得,今天只有一百个煤炉,送完为止。”掌柜开口道。

周围围观的人听说买煤筒子送煤炉顿时都很意动,听到今天只有一百个煤炉送,更是陷入了疯抢的地步:“掌柜的,给来一千个煤筒。”

“掌柜的,给我也来一个。”

“掌柜的,一千个煤筒,现在就给,银元。”

原本拍在里间的王大锤竟然慢慢被挤了出去,这可把王大锤给急坏了,日升昌的碳可是要五百文一担,十天都不够烧的,按照现在这行情估计还得涨价,今天要是不将这个煤炉还有蜂窝煤抢到手,就得被日升昌那黑心商人刮皮。

“掌柜的,我可是第一个问价的,给我来一千个煤筒。”王大锤拼命往里面挤,边挤边争辩道。

……

“皇上,您这经商的手段确实了得,哪怕是陶朱公再世也不一定是您的对手啊!”站在四海商行外围看热闹的王守仁对身边的朱佑樘夸赞道。

“伯安,这正是小道,要想真正将大明重新带上强盛的道路,商业只能是辅助,却不是决定因素,首先思想才是重中之重,你最近在日报上写的‘格物致知’就写得很好,发人深思,这才是朕想要看到的。”朱佑樘转身对王守仁说道。t

朱佑樘也知道他这蜂窝煤因为是新事物,怕京城的老百姓不大愿意接受这蜂窝煤,所以他有些放心不下,开售的第一天他便拉着王守仁一起乔装打扮一番,来个微服私访。

“皇上,您谬赞了,伯安只是喜欢思考而已,而且‘格物致知’里面的内容都是皇上您平日里指点而给了我启发,若是没有皇上您的指点,就不会有‘格物致知’。”王守仁躬身行礼道。

“善于思考这是好事,朕希望伯安您一直保持下去,保持探究之心,今年很快将要结束,明年朕打算将你们这波政务学院的学员全部下放到地方,你也不例外,伯安有什么想法?”朱佑樘考究地问道。

“故所愿也不敢请尔。”王守仁躬身道。

“很好,伯安,深懂朕意,朕一直坚信,不历风雨,怎见彩虹,你们这些学员中将来必然有人会宰执天下,但是没有经历过地方之人,朕实在无法相信他能打理好这个天下。”朱佑樘说道。

“皇上,您放心,伯安去到地方一定虚心学习。”王守仁承诺道。

“到了地方可不光是学习的,朕可是对你们寄予厚望,知道朕明年将要做什么吗,伯安?”朱佑樘问道。

“臣猜测您将我们这些学员下放,是为了深入地进行清丈田亩。”王守仁猜测道。

“不错,朕决定明年开启全国范围的清丈田亩和人口清算,当然清丈田亩是为了后续的田赋改革,朕打算明年开始进行摊丁入亩,以后将不会计算丁口税,只算田赋。”朱佑樘说道。

“皇上,此乃万民之福。”王守仁崇拜道。

“哦,伯安也认为这‘摊丁入亩’是善政?”朱佑樘饶有兴趣地问道。

“皇上,仅此一项,皇帝必然会名垂千古,如今的民间因为逃避丁口税,出现大量隐逸人口,若是不在计算丁口税,大明必然增加许多人口。如此一来就人口一项大明就要远超汉唐。”王守仁激动道。

“伯安,你觉得朕清丈田亩和人口之后,后续将会做什么?”朱佑樘继续考究地问道。

对于王守仁,朱佑樘可是寄予了大量希望,王守仁也没有辜负朱佑樘对他的信任,的确正在按照朱佑樘的构想进行着思想转变。

年轻的王守仁已经开始在政务学院宣传的格物致知理论,政务学院也有着他的一大批簇拥。

“皇上你清丈完田亩,必然造成我大明有着大量人口富余,这么多的人口,依照皇上您一贯的仁慈作风,定然要给这些人谋一些出路,臣猜测,下一步皇上您估计会给这些人谋出路。”王守仁猜测道。

王守仁不愧是这个年代顶级的思想家,年纪轻轻便已经显露出深谋远虑的风范,对于朱佑樘的一些想法完全能跟上。

朱佑樘满脸赞赏地看着王守仁,开心道:“不愧是王伯安,不错朕下一步就是需要给这些隐逸人口谋出路,伯安,你觉得这些人口的出路应该在哪?伯安,你觉得大明应该会有多少隐逸人口?”

“皇上,要是真正能完全清理隐逸人口,臣觉得几百万人口总是有的,如此多的人口不是一个小地方能安顿得下的,依臣之见,皇上您应该会将他们安置在关外,辽东之地。”王守仁给了朱佑樘一个意料之外而又意料之中的回答。

王守仁的回答真是惊艳到了朱佑樘,有些好奇地问道:“伯安,如何认为朕会将如此多的人口安置在辽东?”

“回皇上,臣环顾整个大明,如今也只有辽东地广人稀,关于辽东之地,臣已经去查探过,那里全都是黑土地,土地肥沃,完全能养活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人口,而且若是辽东有几百万汉民,女直之乱也就不足为虑。”王守仁说道。

“很好,伯安,你果然没有令朕失望,不错,明年清丈田亩之后,赋税必然上涨,到那时,朝廷刚好有钱进行辽东移民。”朱佑樘明确告诉了王守仁他的意图。

“皇上,如此辽东将会长治久安已。”王守仁高兴道。

“伯安,对于移民辽东之事,暂时需要保密。时机成熟,朕会颁布相关诏书。”朱佑樘叮嘱道。

“皇上,您放心,伯安知道轻重,绝对不会泄露半个字。”王守仁保证道。

“不过明年将会安排你们这些政务学院的学员到地方进行清丈田亩和登记人口之事情,倒是可以跟你们的那些同窗透露一二,让他们也好有所准备。”朱佑樘说道。

“臣明白,臣一定让他们在出发前充分做好此种准备,也好在执行之时不出任何差错。”王守仁很有信心地承诺道。

如今的王守仁在政务学院相当于是领头人,学员们都很信服他,所以只要他吩咐的事情,学员基本都能执行下去。

“很好,这里朕也看过了,那么就打道回宫吧,瑞雪兆丰年,看来明年将是一个丰收之年。”朱佑樘感慨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