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历史军事 > 弘治大帝 > 第207章 九边改制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弘治大帝!

“刘阁老,眼下是什么情况?蒙古怎么突然派特使前来?”一回到宫内,朱佑樘便着急内阁刘吉,李东阳,徐贯,谢迁,五军都督府的张懋,朱永前来开会。朱佑樘有些担心蒙古是不是收到什么风声,若是因为收到什么风声才派使者前来,朱佑樘有些担心,他这打算对付蒙古还没有进行具体行动呢,特别是还没有在朝会中进行公布,蒙古便收到消息,只能说明一点。那边是朝堂之上,特别是高层有蒙古的间谍,若是大明朝堂之上的高官都有蒙古的间谍,朱佑樘可就有些难以置信了,如今可是蒙古势微的时候,大明实力正是如日中天,他这个皇帝也不算昏聩,哪个官员如此无脑去跪舔蒙古人?“回陛下,此次蒙古派来了高规格的使者前来大明求和,臣观蒙古此次求和诚意十足,这应该是陛下之功!”内阁首辅刘吉撸着胡须自得地说道。“哦,朕的功劳?此话怎解?”朱佑樘疑惑地看着刘吉问道。“陛下,臣猜测应该是陛下在辽东那一战,彻底将蒙古的小王子打服,让他吓破了胆子,陛下如此神勇,换谁都心悸,一万对五万,还能大获全胜,如在战绩,太宗再世也不过如此啊!”刘吉一脸赞叹地说道。被刘吉这么一鼓吹,朱佑樘油然升起一股自豪感,自己好像貌似挺牛掰的,一万对五万,而且一万步卒对五万骑兵,这真的不是一般人办到的。“刘阁老,这全都是新军将士的功劳,唯有铁血新军才能有如此勇气对上五万铁骑,看来虎贲新军这些年是卓有成效的。”朱佑樘谦虚道。“陛下太过自谦了,一支军队,最主要的在于统帅,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统帅之于三军便是大脑之与人体躯壳,若是大脑不行,再强壮的躯壳都是枉然。所以这次之所以对上蒙古马队能大获全胜,全赖陛下指挥有方。”刘吉继续拍马屁道。“哈哈……刘阁老,你啊你……”朱佑樘哈哈大笑,边笑边用手指了指刘吉。“陛下,臣以为此次蒙古之所以派使者前来,一者的确如刘阁老所说为了求和而来,再者就是为了向我大明示弱,以此来麻痹我们大明。”李东阳出言说道。听了李东阳的话,朱佑樘露出深思法表情:“李先生说的不错,此次蒙古的小王子估计就是来示弱,麻痹我们大明,不过这也正和朕意,我们也需要时间不是?”“陛下所言极是,正好乘此时间,咱们做好战争的准备,也可以借机派人进入蒙古探查他们的虚实。”李东阳点头道。李东阳不愧是“李公谋”,总能在小事中抓住根本。

不过蒙古的小王子因为上次被打得狠了就想低头让大明放过他,这不可能。朱佑樘心里恨恨地想着。

朱佑樘刚登基的时候,想着将国内之事捋顺,所以没顾得上蒙古,在小王子派人想大明表达互市的请求,朱佑樘也就顺手推舟地答应了,谁曾想,财狼终究是财狼,只畏威而不怀德,见大明这么轻易就答应了互市请求,以为大明软弱可欺。

互市刚成型,蒙古人就借助大明放开边关的空隙转头便屠戮了大明三个县。这口气,朱佑樘可是一直还没有出呢?

这次蒙古人又来,虽然姿态放得很低,谁知道他是不是又在耍诈?

“李先生,该不会是蒙古人又在试探我们的虚实吧,上次我们答应他的互市,他们以为大明内部空虚,无力对付他,他转身便闯入边关,屠戮了我们三个县,真当我大明是菜市场了吗?”朱佑樘愤愤道。

“这……陛下,也不排除这个可能,蒙古人向来是财狼,畏威而不怀德。”李东阳迟疑地说道。

“所以这次,我们不能轻易答应他们,大不了打一仗,正好当练兵。”朱佑樘说道。

“陛下,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想要解决蒙古,就得积攒钱粮。”李东阳规劝道。

“李先生,放心,朕也无意提前,大仗我们不打,小仗总可以的吧,就当是练兵。我们只防守,不主动出击,我倒要看看蒙古人的头是不是真的铁,对上我们的大炮和火枪,是不是真的能刀枪不入。”朱佑樘说道。

“趁此机会,朕打算将京营里编练的新军都派到边疆,找蒙古人练练兵,新军不见见血,怎么能成强军?借此机会将九边的军队整顿一番。”朱佑樘继续说道。

张懋和朱永听到朱佑樘要借此机会整顿九边军队,两人面无表情,对视了一眼。

看来陛下的帝王心术是越发娴熟了,这悄无声息地便拆解了九边那错综复杂的军头,还让他们找不到借口。

毕竟将九边的军队调到京城做京营,那是抬举九边将士,底下的将士定然乐意啊,再也不用打仗,而且京营可是出了名的待遇好,唯一不好的是九边的那些上层的军将,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能作威作福,也不能喝兵血了。

因为京营的将士发军饷可不是由军中的军将发的,而是由兵部直发,如今京营的新军在大明皇家银行是每人一个账号,军饷都是每个月固定打到账号里的。

所以此次京营里虎贲新军同九边军士对调,恐怕底下九边底层的军士最高兴,上层的军将会闹幺蛾子。

“陛下,若是将九边军士全部调入京营,京营的虎贲新军恐怕不够吧?”张懋担忧地说道。

“英国公,但且放心,朕也不是打算将九边所有的军士都调入京营,朕打算将此形成长久的轮换机制,今后大明的军士都需要走这么一个流程,先入边疆战场,然后入京营,如此能保证京营的战力长久。”朱佑樘开口道。

听到朱佑樘的提议,朱永不得不叹服,朱永可不是张懋那种军二代,他可是在九边厮混了二十年的军油子,对于军队的那些弯弯绕绕门清,皇帝朱佑樘这一招可谓是釜底抽薪。

若是形成轮换机制,九边的那些军队寡头在也无法在地方扎根,形成军队割据势力,说实话,如今大明九边的军队已经有些这样的苗头,九边的上游军头都是多少年不曾挪窝,早已在九边置田万亩,在九边就是土皇帝,若是将他们调入京城,那还不得被那帮文臣玩死?

而在大明,武将造反那更不可能,如今在大明已经没有武将造反的土壤,除非天下大乱,朝廷对地方失去了控制,才会给武将造反的可能,如今,只需要朝廷一纸调令,武将就得乖乖地就范,让你去哪任职就去哪任职。

想通此关节,朱永是越来越叹服皇帝朱佑樘的手段,果然是信手拈来。

皇帝朱佑樘刚登基的时候还需要他们这些老将压服京营,好让京营进行顺利改革,如今才不足三年,京营新军编练成功,皇帝已经对军队彻底掌控。

可以说如今的朱佑樘才算是彻底大权在握,军政一把抓,文臣之中,他已经彻底掌控内阁,再也没有文官会忤逆他的政令。

军队中,依靠二十万新军虎贲军,任何军中寡头都不敢忤逆朱佑樘的军令,他要调令谁,谁就得乖乖就范,这就是皇权之威。

“陛下,如今九边加起来有将近六十万军队,而新军虎贲军只有二十万,不知道陛下要如何进行对调?”张懋问道。

“此次辽东镇和蓟州镇两镇无需变动,特别是辽东镇乃王守仁在编练,朕相信他会练出一支不逊于虎贲军的新军。重点在宣府镇、大同镇、三关镇、延绥镇此四镇,剩下的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此三镇将主要安排武略学院的学生进去,帮忙整肃军纪。”

朱佑樘对于整顿九边早已全盘计划。

只见他侃侃而谈道:“虎贲军留一万火器营留守京城,剩下有九万火器营,十万常规营,宣府镇、大同镇、三关镇、延绥镇四镇各分得两万火器营,剩下一万火器前往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剩下十万常规营也如此比例分配到这七个边镇之中,七个边镇也如数调出军队到京营中。”

张懋和朱永听了皇帝朱佑樘的分配方案,心里默算了一遍,便悚然而惊,若是按照皇帝朱佑樘如此安排,今后九边军队彻底被皇帝所掌控。

为何?

因为九边中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三关镇、延绥镇这六大镇才是重中之重,因为这六个镇自己有军屯,粮食勉强可以自给自足,历年来就属这个几个镇能滋生军队寡头。

而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这三个镇是出了名的穷镇,每年必须靠朝堂转运粮食才能运转。

如今朱佑樘经过军队对调,宣府镇、大同镇、三关镇、延绥镇这四个镇相当于半数军队被抽调入京营了,四镇有一半的军队是朱佑樘的人,想不被他控制都难。

再加上辽东镇、蓟州镇这两个被王守仁控制的军镇,王守仁是什么人?那是皇帝朱佑樘起底的人马,可以说从小就一起陪读之人,最是忠心不二。

如此算来,九边九个军镇,皇帝朱佑樘通过此次军队对调,便控制了留个军镇,从今往后,只要皇帝一句话,军队将如臂指使。

此前的朱永原本还想借着他在军中资历老,皇帝应该需要他这样的老将帮忙压服九边的老油条,他之前被撸的国公之位说不定还能再带在头上,如今听皇帝这么一番谋划,心里彻底凉半截。

以前还不觉得国公之位怎么尊贵,但是自从被撸掉之后,朱永就特别想念他的“保国公”爵位。

于是他一咬牙,上前表忠心道:“陛下果然雄才大略,若此一对调,今后九边军队的战力必然上升一大截,蒙古那土鸡瓦狗必然不堪一击,陛下,今后若是攻打蒙古,还请陛下安排末将为先锋。”

“哈哈……抚宁侯,你还能提得动刀吗?”朱佑樘哈哈大笑道。

这些勋贵,在他刚登基的时候欺他这个皇帝年幼,可是很有些傲气的,如今也不得不向他这个皇帝表忠心啊!

“陛下,末将比廉颇还能多吃一斗!”朱永殷切地看着朱佑樘说道。

“哈哈……抚宁侯,有此雄心,朕岂能不如你所愿,放心,今后打蒙古,少不了要用你抚宁侯,朕相信你的保国公之位不久将会再戴在头上。”朱佑樘开怀道。

“末将必不负陛下所愿!”朱永连忙躬身表决心道。

“李先生,蒙古使者还是要见上一见的,不过在见之前,我们需要商量一个基本的对策。以为上次蒙古人屠戮城池的故事重演。”朱佑樘吩咐道。

“陛下,所言甚是,臣以为此次我们需要将姿态放高,让蒙古小王子进献称臣降表。”李东阳对朱佑樘的心思有所猜测,于是提议道。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朱佑樘眨了眨眼,问道。

“回陛下,臣正是此意,如今也好借机向蒙古试探他们的动机,若是他们只是假意议和,必然虚言答应,若是他们真诚要议和,必然会讨价还价。”李东阳说道。

听了李东阳的话,朱佑樘不由得感叹,这才是干实事的官员啊,不像其他的官员,不注重虚名,只要实惠,这才是应该是一个内阁阁臣的样子,朱佑樘不由得心生感叹。

“李先生之建议深合朕意,此中还要加一条,朕听说蒙古小王子他们一脉自认为所谓的‘黄金家族’,也就是成吉思汗的血脉,所以他们一直保有蒙元的印玺,这次一并索要来,也好绝了他们想再次踏入中原的美梦。”朱佑樘说道。

众官员听到蒙古竟然还保有蒙元时期的印玺,不由得大吃一惊,因为这个他们很容易联想到和氏璧那个玉玺。

“既寿永昌!”

在中华很长的岁月里,谁把有那个玉玺才能证言自己得位之正。

所以很多时候,前朝玉玺也代表着正统,特别是士大夫们特别注重这一切。

众人又想到了另外一层,不由得对战争更有把握了,皇帝朱佑樘竟然对蒙古人这么隐秘之事都了如指掌,说明对蒙古的一举一动都在掌控之中,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相信今后对蒙古的战争必然是无往不利。

“若蒙古小王子真的保有前蒙元的印玺,我们这次无论如何都要索要到手。”李东阳脸色凝重地说道。

“李先生,放宽心,一枚印玺而已,只是借此机会试探蒙古人的决心,要知道我朱明可不是靠印玺得国的,靠的太祖一刀一枪打出来的。”朱佑樘坚定道。

看着朱佑樘那坚定的神情,李东阳他们一时神情恍惚,是啊,大明可不是靠印玺传承而来,而是靠着手中的刀剑,一刀一剑打拼而来,何须在意一枚小小的印玺?

“陛下所言甚是,还是陛下格局宏大,臣着像了!”李东阳由衷地佩服道。

“既然决定了,那么蒙古使者那边,朕就先不忙着见他们,先晾一晾他们”朱佑樘说道。

“是,这就去安排!”李东阳躬身应答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没有了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