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历史军事 > 黄四娘家花满蹊 > 第82章 082 村里流言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黄四娘家花满蹊!

第82章 082 村里流言

周士武若有所思的看了二人眼, 没急着开口, 内情如何他不懂, 也不想多问, 他娘眼里揉不得沙子, 刘大刘二真要有担当的话, 万不该让村里人闹到周家来, 若不是周士仁咬牙坚持不认账,三房就一贫如洗了,而他娘嘴硬心软, 最后还不得出面帮衬三房?

养儿都是债,他娘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听多了只觉得他娘随口一说, 无关痛痒, 真遇到事儿了才懂其中的酸楚和无奈。

“我三弟心善,凡事逆来顺受, 素来不和人红脸, 把他逼到那个份上, 他要再不反抗, 往后如何立得起来?栓子和梨花等着他养活,背着债, 日子会何等艰难?”他的话很轻, “三弟诚心想帮人到头来一次次失望, 设身处地,换作你们, 你们心里咋想?”

刘大刘二面面相觑眼,愧疚的低下了头。

“刘家田地少,但等着吃饭的人多,你们更要把庄稼精悠好了,回去忙你们的事吧,我自己慢慢来。”说到最后,周士武不知该说些什么,刘大刘二照理说该找周士仁和刘氏解释,毕竟寒了心的是他们,偏生二人不在,自己不得不开口,其实,因着这件事,周士仁变了很多,遇事更有果断,不会畏畏缩缩躲在身后,孙婆子传他娘的坏话,被周士仁当众羞辱了番。

养儿方知父母恩,周士仁当爹后不懂,被人讨债上门才如醍醐灌顶,他娘的不容易,岂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

二十多岁的人了,不能让他娘一辈子擦屁股。

刘大刘二一言不的继续干活,割麦穗,捆了挑回家,二人对周士武的话充耳不闻,弄得周士武不好意思。

原本四五天忙完的活,有刘大刘二,两天就忙完了,黄菁菁对二人的态度不冷不热,关系有了裂痕,想回到以往是不可能了,比起刘大刘二,让黄菁菁更在意的是镇上那些老太太,刘氏不在,家里来了三拨人了,生意上门,黄菁菁不能拒之门外,只得自己试着给人按捏,对方拿得出钱,出一百文要她慢悠悠的按,黄菁菁只得加长时辰,一下来,累得满头大汗,手脚酸软。

刘氏毕竟年轻些,按捏完就能干活,她替人按捏完,要在床上休息一个多时辰才缓得过劲来,家里还养着猪和鸡都伺候不过来,老花如愿以偿背着米久去山里割草,栓子和桃花梨花追在他身后,逢着徐氏在地里干活,米久若是饿了,老花就背着他找徐氏喂奶,两日下来,老花倒是很享受带着米久出门的感觉。

只是,老花于周家来说是外男,又抱着米久找徐氏喂奶,难免传出些闲话,加之赵家的情况,说什么的都有。

但老花心思简单,不愿偷听人说了什么,全部的心思都在米久身上,不知晓自己被推向了风口浪尖,怕热着米久,太阳落山,空气凉些了他才出门割猪草,割半背篓就回家,听着后院传来扫帚扫地的声音,他眼神一亮,快步走向后院,“四娘,昨日二两媳妇抱着米久喂奶,米久不肯,今日就熟了,他记性可真好......”

刘慧梅在菜地摘菜去了,这会儿在后院的除了黄菁菁没有其他人,他穿过堂屋,放下背篓,满脸是笑的看着扫鸡笼的黄菁菁。

日暮低垂,满院罩在大树的阴影下,老花放下背篓,轻轻解下胸前的绳子,含着手指的米久睁着眼,扑腾了两下腿,激动不已,老花抱着他,慢悠悠走向黄菁菁,“四娘,你看米久能立着了。”

两日下来,黄菁菁浑身跟散了架似的,抬眉扫了眼他怀里的米久,小脸红扑扑的,额头滴着汗珠,大热的天用冬裙背孩子,亏得老花想得出来,她道,“孩子都喜欢竖着抱,你休息会儿,打水给他擦擦额头,看看长痱子了没?”

“没,我注意着呢。”收了冬裙,老花开始检查米久的脖颈,腋窝,肚子,汗腻腻的,但没有长痱子,他见黄菁菁扶着腰,一脸疲惫,他想了想,把米久递给黄菁菁,温声道,“你累了一天,我来清扫吧,待会周三和她媳妇回来就轻松些了。”

黄菁菁上了年纪,给人一按捏就是一个多时辰,身子骨哪儿吃得消。

人胖本就容易疲倦,更别论黄菁菁做的还是体力活。

黄菁菁一只手扶着腰,一只手握着扫帚,低低道,“用不着,你抱着米久回屋休息会儿,我手本就脏的,把鸡笼扫出来还得清扫猪圈,你去看着栓子和桃花他们,院子里晒着麦秆,别让他们往里边跳,全身上下扎伤了我可不管。”

麦秆的须最是扎人,周士武脖子手上起了许多疙瘩,栓子他们人小受不住,这会天阴了,她怕三人调皮。

老花正欲答好,却听背后传来道女声,循声望去,刘慧梅提着篮子站在堂屋门口,脸色有些不太好看,喊了声娘瞅着他在,便不说话了,老花圈着米久,识趣的把背篓放好就走了,刘慧梅性子沉稳,说话做事极有分寸,这般青着脸,不知生了何事,想归想,老花没有多问,屋檐下搁着两桶水,晒热了晚上洗澡用的,他拿瓜瓢舀些进小木盆,脱了米久的衣服,掂着他北部,轻轻扶水给他洗澡。

而后院,刘慧梅一脸讳莫如深,篮子里放着摘的几根丝瓜和茄子,她紧着提篮,不知从哪儿说起。

黄菁菁唰唰扫着地,面露不耐,“有什么话就说,支支吾吾做什么?”

把鸡笼里的鸡屎扫到一处,铲起来扔粪坑,随后洒水泼,鸡笼垫了张凉席,一边高一边低,边泼水边拿扫帚扫,一次清洗得干干净净,刘慧梅立在原地,沉着脸,把摘菜时听来的话说了,连着两日老花抱米久找徐氏,村里传了些闲言碎语,周士武没有续弦,徐氏又是有夫之妇,外人说周士武看上徐氏了,又说老花把米久看成亲孙子似的,周家不久就要双喜临门了。

三人成虎,传来传去,把黄菁菁和周士武传成什么样子了?

老的为老不尊水性杨花,小的狡猾奸诈,觊觎有夫之妇,一窝子没一个好人。

黄菁菁转身舀水,看都没看刘慧梅眼,沉声道,“村里多的是长舌妇见不得人好,遇着那种人有什么好说的,直接骂,骂得她狗血淋头往后见着咱绕道走,整天唧唧歪歪不干活,活该一辈子穷。”

谁家有个事儿,祖上八代都会被人挖出来,黄菁菁十分厌恶这种行径,老老实实过自己日子,想法子挣钱不好吗,有那个闲心操心别人的家事,自家地里的草都除干净了。

刘慧梅眉头微蹙,眉梢尽是忧色,她哪能像早先待周士武他们那般对村里人,见黄菁菁不当回事,她有些着急,期期艾艾的说道,“村里人就爱东家长西家短的编排人,知道内情的不会当回事,只是如今,来家里找您和三弟妹按捏的多是镇上有身份有地位的老太太,事情传到她们耳朵里,恐怕会多想,对咱家的名声不好,还有栓子,他在学堂念书,名声二字最是重要。”

她在镇上住过几年,知道镇上的人注重名声,好比黄菁菁寡妇的身份,她们多是不屑的,退回去十几年,谁敢请她做席面,对寡妇,大家都有忌讳。

好在黄菁菁上了年纪,下边二字皆以成家,在外人看来,她先是老人才是寡妇,故而没那么多忌讳。

黄菁菁做的席面在镇上小有名气,加之懂得按捏,往后来家里的人会越来越多,这样的话,不能再像从前那般由着村里人胡言乱语败坏他们的名声,人想要被人高看一眼,除了金钱就是名声,虽分了家周士武是二房,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徐氏那边,得想个法子,不至于让人误会。

黄菁菁动作微滞,思忖片刻,明白了刘慧梅的忌惮,人穷的时候不折手段想挣钱,有了一定的钱后便想着名声了,栓子以后要念书的,周家不能得过且过,身正不怕影子斜是告诫自己人的,但有些事,还得叫外人明白,她转头,起身挺了挺自己的腰身,酸疼得她拧起了眉,“你说得对,不能再由着外人泼脏水,你听谁说的?”

事情要解决,背后唧唧歪歪的小人坚决放过。

“马婆子。”刘慧梅抿着唇,眉头不见舒展。

马婆子和黄菁菁几十年仇了,前些日子丢了脸消停了下来,如今又旧态复,还把外人牵扯进来,说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是个人估计没有不信的。

黄菁菁忿忿骂了句,“她个多事精,我看她好日子过腻了,把我的话当耳旁风呢,你做饭去,我想想这件事怎么弄。”

若马婆子直接冲着她来,她有的是法子收拾她,只还连累到徐氏,女子名声最是重要,不然沉塘浸猪笼是怎么来的,她把马婆子从头到脚骂了个遍犹不解气,怒气冲冲清扫干净鸡笼和猪圈,去地里找周士武商量去了。

周士武得知此事恼怒不已,赵二两不在,回来听说此事,如何想他,还以为他故意把他支走的呢,“娘,您说如何是好?”

徐氏安守本分,黄菁菁不忍连累他的,便道,“给米久拜个干爹干娘吧,孩子小,有个干爹干娘庇佑也好。”

周士武微微一想,立即点了头。

黄菁菁让他摘些茄子丝瓜和辣椒,待会和她一起去赵家。

晚霞慢慢褪去红润,林间鸟雀还巢,周士仁和刘氏归家,二人带了桌席面,分了些给赵吉瑞和赵二两他们,尽管这样,还有很多,黄菁菁让周士武装了两个菜留起来,吃过饭和他去了赵二两家。

赵家从赵二两腿受伤后就分了家,赵二两院子里就住着他们一家三口,见着黄菁菁,一时不知黄菁菁的目的,局促的不知怎么办,旁边院子,徐氏婆婆听着动静出来,也惊讶了瞬,黄菁菁笑眯眯的说了来意,“这两日家里有客人,我走不开,不知村里人有人编排我家老二,二两不在,想着过来说清楚比较好。”

徐氏婆婆在村里,自然知道马婆子说的那番话,徐氏奶米久,一个月有粮食拿,她心里自然高兴,有了粮食,日子不至于紧巴巴的,她儿子孙子才过得好,不料马婆子大着嘴巴说周士武是个鳏夫,让徐氏奶孩子是别有目的,不然为啥村里人这么多看不上,就偏偏看上徐氏了。

因为,赵二两腿有残疾,周士武是要挖墙脚呢。

马婆子素来爱挑事,她没当回事,只是听早上开始就有人串门,神神秘秘的来告诫她,叫她好生看着徐氏,别让徐氏跑了,她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二两腿受伤后脾气不太好,徐氏吃了不少苦,有了孩子后赵二两就改了,一家三口老老实实过着日子,徐氏不是那样的人。

这般和外人说,她心里却多少起了疑心,想着赵二两回来,和赵二两说说呢,不成想黄菁菁带着周士武过来,主动说起此事。

她敛了敛身,装作不在意的样子道,“那种人的话又脏又臭,你在意它做什么?”

黄菁菁看她的反应,倒是庆幸自己来了,婆媳关系本就不太好处,偏赵二两腿脚不便,秦氏哪会不怕徐氏跑了?

换作她,也会担心,她没有顺着秦氏的话说,而是道,“我也是听老大媳妇说起的,二两两口子是厚道人家,如果因为外人的挑唆而起了矛盾,倒是我的不是了。”

赵二两听得云里雾里,引她们进屋,黄菁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说了,便是徐氏都面露错愕之色,她忙着割麦穗,没听人说那些。

秦氏见她这样,心底放了心,真要是起歪心的人,这会就该心虚了,碎道,“人家编排你自然会背着你了,哪会当着你的面说,二两跟着周二周三干活,村里眼红的人不少,见缝插针挑拨你们关系了。”

秦氏心里确实有个疙瘩,只是黄菁菁和周士武肯上门,可见其心光明磊落,没有不轨的心思。

黄菁菁认同秦氏的话,“我家米久多亏了你,那些就是剁烂事的,不把人家弄散伙不心甘,米久那孩子不足月出生,我心头紧张,照理说拜干爹干娘庇佑,那孩子会长得好些,又怕说占了你们便宜,这些闲言碎语出来倒也好,我啊,今日就厚着脸皮开这个口了,你们要是不嫌弃咱家,咱就打干亲家,米久认你们做干爹干娘。”

人言可畏,黄菁菁不在意,但不能连累徐氏两口子,刘慧梅和她说她就认真想过了,打干亲家是最好的法子,徐氏在赵二两跛脚后还能任劳任怨和他过日子,品行不错,至于赵二两,气馁过,颓废过,但撑过来就好了。

米久认他们当干爹干娘,品性端正,踏踏实实做人,也好。

赵二两和徐氏听得心头一震,如今周家日子红红火火,村里谁都想巴结上去,米久拜他们做干爹干娘,明显他们占便宜了啊。

两口子怔怔的说不出话来。

秦氏却心头大喜,干亲家好啊,以后米久是徐氏干儿子,奶干儿子可没值得诟病的,赵二两更能顺理成章的和周家往来啊,见夫妻俩恍恍惚惚的,她伸手扯了扯赵二两衣袖,“你婶子还不是怕你误会影响你们感情,如今倒也好,打个干亲家,堵了村里那些人的嘴,田子和米久差不多大,往后能一起玩。”

赵二两后知后觉回过神,有些汗颜,“婶子......这......”不是摆明了他们占便宜吗?

“别看我家米久不足月,你媳妇养得好,他看着还有短而已,你要是看不起他就算了。”黄菁菁以退为进道。

拜干爹干娘在村里不值得大惊小怪,很多关系好的都会打干亲家,妯娌打干亲家的都有,只是米久不足月,若养不大的话会被视为不吉利,抱回来就拜干爹干娘,肯定没人答应。

赵二两直摇头,急切解释道,“婶子,我......我不是这个意思,认米久当干儿子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媳妇拿了你们的粮食,奶米久是说好的,不管外人说什么,我都不会往心里去的。”和周二周三打交道,他看得出来,兄弟两都是实诚人,不摆架子不给脸色,一起干活一起吃饭,不会为了鸡毛蒜皮的事儿斤斤计较,让他甚为自在,好像回到了前些年,浑身有了精神。

“你高兴就好,那婶子只当你答应了。”黄菁菁笑呵呵道。

秦氏松了口气,她最怕的就是徐氏忽然有一天受不了跑了,徐氏起早贪黑的忙,有了田子后更是忙碌,田地的活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分了家,她不好帮忙干活,只有把田子照顾好不给她添麻烦,如今有了干亲家好啊,往后遇着事也能互相帮衬。

赵二两看看徐氏,徐氏面露迟疑,她如何听不出来了,黄菁菁是为了她才这般做的。

收回视线,赵二两重重地点了点头,“婶子,谢谢您看得起我和田子娘。”

“都是村里人,什么看得起看不起的,你们心好,米久会健健康康的。”事情算是这么定下了,村里拜干爹仪式简单,黄菁菁让周士武把菜留下,明天中午抱着米久过来,吃个饭就成。

徐氏要给米久准备身小衣服,黄菁菁让她别破费,孩子一天一个样,拿田子穿过的衣服就成,离开赵家,天已经擦黑了,周士武扶着黄菁菁,快到树林了,他才想起篮子忘记拿了,“娘,快到了,您先回,我把篮子提回来。”

他垂着头,眼底闪过抹阴狠,但扶着黄菁菁的动作很轻,脸上丝毫没有表露出丁点情绪。

黄菁菁什么人,哪会看不出他的目的,小声提醒道,“别把事情闹得收不了场,叫她吃个教训就是了。”

马婆子口无遮拦,一而再再而三败坏周家名声,忍她一次还以为怕了呢,马婆子那种人,隔段时间就要收拾顿,不然她不长记性。

周士武一怔,随后嗯了声,掉头就走。

天色昏暗,勉强能看清路,村里的人在竹林纳凉,周士武熟门熟路到了马家屋子茅房,却遇着位熟人,赵二两拿着粪勺,正舀着茅坑里的粪,见着他,停了下来。

赵二两没法容忍马婆子把主意打到徐氏头上,徐氏跟着他,从来没抱怨过,他脚受伤,是徐氏鼓励他不嫌弃他,他才慢慢鼓足勇气面对的。

见周士武去而复返,他讶然了一瞬随即了然,上回马致富被人推进粪坑找不到人,马婆子哭天抢地说是周家人做的,奈何没有证据,这会儿见周士武在这出现,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赵二两压着声音喊了声周二哥,两人心照不宣,提着一桶粪翻进去等着。

入夜,马家陡然传出妇人的尖叫,声音响彻整个村落,农忙时节,人人忙得筋疲力尽,委实没有心思理会马家的事儿,只当马婆子又哪儿不痛快在骂人,翌日一早,去地里干活才听说了,马婆子被人灌了一嘴的粪,完了扔进粪坑去了,偏偏马致富嫌臭,不给拉她起来,还是马致富媳妇帮的忙。

村里便有人笑马婆子得罪了人,前不久马致富被扔进粪坑,如今又是马婆子,母子两不安生,可算遭到报应了。

马婆子吃了不少粪,干呕了三四日才勉强缓过劲来,她毫不怀疑是黄菁菁做的,除了黄菁菁,谁想得出这么下三滥的手段,但她若去质问,黄菁菁不认就算了,没准还会倒打一耙,这桩事,她只能压在心头。

她在床上躺了几日,无论做什么,身上总萦绕着淡淡的臭味,洗了又洗,怎么都洗不掉,黄菁菁恨她的原因无非她说徐氏不守妇道,和周士武不清不楚的缘故,赵二两腿有残疾,周士武一表人才又会挣钱,是个女人就知道选谁,徐氏迟早有天要把赵二两给甩了。

黄菁菁急得封她的嘴不就是被自己抓到痛脚了吗,念及此,她咬牙切齿,傍晚洗了澡去竹林纳凉时,明目张胆说起两家的事儿,秦氏带着田子也在,听了马婆子的话,扑上去就给了马婆子个耳光,扇得马婆子摔倒在地,秦氏难得扬眉吐气一回,“二两媳妇也是你能编排的,一个老寡妇,整日游手好闲说人长短,几个女儿被你卖了不解气,来说我家的事儿,往后再让我听到半句,我还打你。”

二两受伤,村里人看不起他们家,有意无意避着他们,马婆子没少信誓旦旦的说徐氏看不起二两会偷偷跑了,媳妇偷跑的事情在村里时常生,那会几个儿媳闹着分家,她和老头子忧虑不已,马婆子还到处说风凉话,如今总算让她逮到一回,还不得狠狠出口恶气。

马婆子捂着半边脸,双眼怨毒的瞪着秦氏,“你什么疯,有个跛脚的儿子还不嫌丢脸哪。”

说着,爬起身就要打人,在场的人多,哪能看着她们打起来,秦氏可是赵家人,人都有护短的心思,哪能让马婆子动到秦氏头上,把二人隔开,朝马婆子呵道,“你莫要在胡说八道了,二两媳妇和二两好好的,你从中掺和什么劲,人黄寡妇孙子认了二两夫妻俩当干爹干娘,你再乱说,告到里正跟前,你们一家子都搬出村去。”

马婆子难以置信的看着说话之人,秦氏掂了掂手里的田子,碎了口痰,“人黄寡妇行得端做得正,不像一些长舌妇只知道背后议论人,米久是我家田子弟弟,你再生是非,咱们就去里正家,谁怕谁啊......”

因着赵二两的事儿,秦氏很少出门,如今可算硬气了回,黄寡妇说纵使赵二两腿伤了,但心思善良,比很多四肢健全的人强,如今看着马婆子,她可算是明白了,她家二两好着呢。

黄菁菁不知秦氏和马婆子打起来了,家里天天有人来,一天有上百文的收入,收入多了,有些细节的事儿就要在意起来,比如家里招待客人的碗有些俗气了,没有茶叶,大家只能喝开水,不符合城里人的身份,床不够,刘氏给人按捏都是占用的她的床,若午后过来,她连午休的地儿都没有,她寻思着赶集时买些茶杯回来,至于茶叶,她去山里割猪草顺势多割些蒲公英,摘些能泡茶的花儿。

至于屋子,忙完农忙,该好好计划计划了,栓子和桃花大了,总不能继续和爹娘挤在一起,把院子往外扩开,人人一间屋子,住得舒服些。

秦氏抱着田子过来串门,说起马婆子,心头别提多痛快呢,“她也不撒泼尿照照自己,长得尖嘴猴腮还到处说人坏话,我忍了她好多年了。”

黄菁菁把脱粒后的麦秆和麦子分开,边和秦氏说话,“那种人就该打,打得她再也生不出其他心思来,我要是你,也不会放过她。”

秦氏得了黄菁菁附和,心头愈开心,要不是黄菁菁看得起二两夫妻,她们家还烂着呢,赵家分了家,她和老头子跟着老大过日子,平日照顾田子,老大媳妇颇有微词,说她只给二房干活,连着三儿子四儿子对她都有不满,但是有什么法子呢,不能不管她孙子啊,徐氏要照顾孩子还要干田地的活,怎么撑得下来。

如今好了,二两不惧怕外人的眼光,和徐氏一块出门干活,往后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她也算能放心了。

说完这事,秦氏才想起没见着米久,不由得问道,“米久跟着他花爷爷去割猪草了?”

她听徐氏说起过,米久一直扔给老花照顾,老花割猪草也背着的。

黄菁菁左右手抱着麦秆,轻轻拍了拍,回道,“老花最疼爱他,走哪儿都带着,背篓装满了,他就喊老二老三背回来,有他照顾米久,不知省了我们多少心。”

老花心思细腻,把米久照顾得很好,这几日忙,栓子和桃花也懂事了很多,拿着镰刀,帮着割猪草,照看梨花,否则她们还得分心照顾几个孩子。

秦氏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凑到黄菁菁耳朵边,小声道,“我看他是个好人,你有没有想过......”余下的话,秦氏没说出口,她想黄菁菁明白她的意思。

人到了年纪,儿子儿媳再贴心,终究不如老伴懂自己,而且米久毕竟不是老花亲生的,照顾不会尽心尽力,若黄菁菁和老花凑一起过日子,米久就算是老花孙子,照顾自己孙子,还不得什么都紧着?

尤其,老花长得好看,哪怕乞讨多年,脸白白净净的,看着比城里人的皮肤还好。

黄菁菁抬着眉,一脸不解,“想过什么?”

秦氏一噎,见她面露茫然,黑白分明的眼神透着疑惑,料到是自己想多了,忙岔开了话题,“没什么,他照顾米久,你们给他吃穿,人情上两清了。”

“哪儿两清了,他是个好人,当年多亏了他,咱们欠着他大恩情呢。”恩就是恩,没啥好难以启齿的。

秦氏认同这话,心里不佩服黄菁菁是假的,一个妇人,把恩情看得这般重,换作她肯定做不到,人都有贪小便宜的心态,她自己也有,但在黄菁菁身上,全然感受不到,只看到黄菁菁满满的精气神,和不服老的态度。

秦氏坐了会儿就回去了,黄菁菁没刻意送她,让她给徐氏捎个话,后天晚上过来吃饭,后天赶集,她要置办茶杯等物件,顺便买些肉回来打牙祭,把徐氏他们叫过来,一起热闹热闹。

秦氏答了声好,举起田子的手朝黄菁菁挥了挥。

黄菁菁继续忙把麦秆上残留的麦子拍干净,然后拿稻草捆好,一把一把顺着柴篷堆好。

秦氏未说完的话她没有多想,谁知傍晚老花回来,时不时盯着她看,眼珠子溜溜直转,黄菁菁以为自己衣服没洗干净,低头检查番,蒙了些麦秆须,其他还好,“老花,看什么呢?”

老花被她惊了一跳,急忙敛下目光,“没,没,我给米久洗澡去。”

从早到晚,老花看她的眼神都不对劲,黄菁菁隐隐觉得有事生,只是无论她怎么问老花就跟哑巴了似的,目光闪烁,缩着脖子往后边缩,好像她会揍人似的,只是她有更重要的事情忙,她想着把后院布置番,腾出个隔间,放张躺椅,按捏时方便些,她去集市转了圈,却什么没买到,只买了茶具和几条肉,绕去周士文的铺子,周士文上回被抢的银子拿回来了,临镇的天源镇有户人家做席面,问黄菁菁乐不乐意,正是农忙,加之周士武挨打之事,黄菁菁寻思着问周士武拿主意。

从镇上回来,经过村里,听着马婆子家传来骂声,马婆子重男轻女,把女儿卖了,剩下两个儿子,大事小事都紧着儿子而不把儿媳当人,这不又骂儿媳好吃懒做了,她没停下来,回到家,老花抱着米久睡觉,看见她,忙躲回了屋子,黄菁菁上下端详两眼,没事人似的干活去了,把买的茶具拿出来泡在水里,肉拿出来搁着,这才准备干活。

麦穗脱粒完成,再晒两个太阳就能去镇上缴税了,今年家有进项,黄菁菁让他们把麦子留下,缴税给钱就是了,刘慧梅年后生孩子,栓子去学堂念书,多留些粮食在家,周士武觉得不划算,面粉贵,麦子卖得起价格,过些日子水稻成熟,可以把水稻全留下。

黄菁菁把晒麦子的凉席展开,屋里的老花轻手轻脚走了出来,畏畏缩缩凑到黄菁菁跟前,老生常谈的问道,“四娘,你有没有听到什么风声?”

黄菁菁眼皮子都没掀一下,冷声道,“什么风声?”

老花不吱声了,帮她掀着凉席一角,沉默半晌才吞吞吐吐道,“没什么,随口问问......”

“随口问问一天能问二十几遍,什么话就坦坦荡荡说,一个老爷们,跟个老娘们似的。”黄菁菁放下两下,拿竹耙将麦子推开,手脚麻利,老花站在原地不知做些什么,脸红了红,忐忑不安回去了。

午饭后,她把买回来的猪蹄洗干净炖锅里,随意问起老花的反常,生火的刘慧梅神色微僵,黄菁菁看她神色有异,面色凝重起来,“出什么事了?”

“没。”刘慧梅下意识的答道,话脱口而出才惊觉不妥,有些事,不是她当晚辈能过问的,尤其和老花有关的事儿,更轮不到她开口,添了把柴放灶眼,她斟酌道,“花叔人好,带着米久出门干活,村里有些人调侃了几句。”

黄菁菁想了想,大致猜到没什么好话,没往心里去,若要事事计较,哪儿计较得过来,让刘慧梅生炒菜锅的火,准备弄个红烧肉,栓子和桃花嚷嚷好久了,刘氏这几日忙坏了,是该给大家补补身体,逢着周士武挑水进屋,她便把天源镇做席面的事儿说了,“你大哥问我的意思,我是不准备去的,你要去的话托人给你大哥送信,让他答复人家。”

周士武眼神亮了亮,小心翼翼观察着黄菁菁神色,“天源镇离这边近,去的话不费时辰,只是农忙,我一走,家里的事儿就落到三弟三弟妹身上......”

做洗面挣的钱多,他舍不得放弃,尤其知晓农忙后黄菁菁要修缮屋子,他更想多挣些钱回来。

黄菁菁没想那么多,“你想去就去,土挖得差不多了,我帮着栽红薯藤不是问题,只是毕竟是外镇,凡事多留个心眼,你大哥不知想了什么法子把抢的工钱拿回来了,你自己多上点心。”

周士武端直脊背,满脸自信,“娘,您放心,我会留心的。”

四十多桌席面,傍晚赵二两和徐氏来家里吃饭,他说了这事,赵家分家,赵二两分到的地不多,已经忙完了,赵二两自是要跟着去,周士武让他给赵吉瑞捎口信,忙得过来的话就一起,这次他备了镰刀,让赵二两和赵吉瑞带个防身的物件,以防遇着类似的事情。

田地的活忙完了,徐氏来帮黄菁菁的忙,黄菁菁没说什么,倒是村里又有长舌妇说黄菁菁表面上给孙子找干爹干娘,实则是想找个干活的,刘慧梅怀着身子,从不下地干活,养尊处优,和镇上的大奶奶似的,倒是徐氏帮着忙前忙后,黄菁菁充耳不闻,周士武去外镇干活,回来后收获不小,说秋收完了,娶亲的有好几家,同一天的就有三户,清源镇的人家知道他们做席面,但天源镇的不知道,他趁着空闲的时候自己出门打听才打听出来的。

黄菁菁看他野心勃勃,冷不防泼冷水道,“生意这么多,你还想全揽在身上呢,一口吃不成胖子,树大招风,有进项就够了,犯不着和人抢生意,遭了小人妒忌,防不胜防,秋收后要要修缮屋子,琢磨你花叔的地基,哪有时间东跑西跑。”

强龙斗不过地头蛇,周士武做事太招眼,肯定会惹来报复。

听了这话,周士武冷静不少,“娘,我知道了,花叔的事情重要,席面就不去了。”

天源镇夹在县城和清源镇中间,镇子大,有钱人更多,他试着抬高价钱一定有人乐意请他,只是黄菁菁的担忧不无道理,摸水过河,凡事太过急切一定会坏事,而且他不在,黄菁菁嘴巴上不说,心底哪有不担忧的。

挖土栽红薯藤刘大刘二依然过来帮忙,周士仁和刘氏劝了几句二人都不听,只得由着他们去了。

日子不紧不慢过着,黄菁菁自己都没觉,来家里的客人多了起来,有时一拨有时两三拨,她请赵二两编了两卷席子,在后院围了两个隔间,她和刘氏都忙了起来,周家在十里八村都有了些名气,会按捏,会做席面,提及稻水村周家,大家都知道些。

徐氏常常过来帮忙,黄菁菁心头过意不去,每日给她三文工钱,让她别往外边说,村里人多口杂,黄菁菁不想闹得人尽皆知,按捏挣了多少钱,她从不与人说,便是刘氏和刘慧梅,也知道个大概。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