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历史军事 > 黄四娘家花满蹊 > 第86章 086 熟人归来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黄四娘家花满蹊!

第86章 086 熟人归来

周士武闻声抬头, 凝重的脸上闪过喜色, “娘, 您醒了, 还有没有哪儿不舒服?”

“睡久了脑袋有些沉, 镇上的事儿没出岔子吧?”连续几桌席面, 铁打的身子都遭不住, 万一饭菜不精细,客人们拉肚子,主人家怪罪下来, 还得他们自己担着。

周士武听她关心起席面的事儿,鼻子莫名酸,他娘操心这操心那, 就没安心过, 他回道,“没出岔子, 这回得了不少赏钱, 三弟那边也是。”

要不是黄菁菁生病, 他和周士仁会继续在镇上揽活。

黄菁菁放了心, 吃过早饭,看了看猪圈里的猪, 猪肥了很多, 几乎见天涨, 刘慧梅和徐氏一日五顿的喂,鸡之前就开始下蛋了, 一天能捡十来个鸡蛋,近日忙,她让刘慧梅别留着,招待客人,修建屋子是大事,伙食好了,他们干活才会卖命,细节处会更用心。

后院角落堆满了捡回来的柴火,树叶,草须,堆成了小山丘,刘氏擦洗了遍隔间,见黄菁菁看着柴出神,解释道,“这两天忙,弄回来全倒一处了,得空了再挽。”

村里稍微勤快些的人家,起火柴都会挽成一小把一小把,然后拿稻草拴成一捆,竖着柴篷一捆一捆堆砌,看着整洁利落,烧的时候省事。

“不着急,这两天是不是累坏了?”她没料到按捏能吸引这么多人,按捏的好处多,可不能一味的依赖,镇上老太太不知听谁说了什么,把这个当治病的疗效了,生意好她心头欣慰,就怕某些人误了病情。

刘氏面色略有疲惫,但眼底闪着精亮的光,“不累人,我做惯粗活的,按捏算轻松了,不用风吹日晒,比地里干活轻松些。”

而且挣的钱多,栓子念书开销大,总不能让黄菁菁给钱,往后家里孩子越来越多,不能叫黄菁菁难做人。

“娘,这几日按捏的钱在我屋里,我给您拿去。”刘氏想起这茬,端着木盆走了,木盆里的水有些浑浊,黄菁菁爱干净,早晚要擦拭客人躺过的凉席,黄菁菁昏睡的这两天,她也记着。

一人一百文,一个月收入可观,黄菁菁数了数钱,留了些给老花和刘慧梅,至于刘氏和周士仁,两人说什么都不肯拿,怕不留神给花出去了,刘家那边二人断了往来,韦氏走后,刘氏和周士武烧过一回纸,再无其他,刘大刘二跟着周士武干活也不多话,这次他们回来,刘大给周士仁十文钱,让给栓子买纸笔,周士仁没拿。

周士仁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担心惹来麻烦,挣的钱全给黄菁菁了,还是没钱的时候自在,但黄菁菁把他们的钱单独数出来放好,对她来说,挣了钱大家都有份,因为大家都出了力,徐氏一天三文工钱,刘慧梅要煮饭洗衣服,因着是家里人,钱多些,但是比不过刘氏。

按捏的钱大家分,做席面的钱就周士武三兄弟分,钱多,不会为了一两个铜板忌恨对方。

周士武拿着锄头去菜地,把丝瓜苗拔了,松松土,得撒其他菜种,黄菁菁去小河边瞧了瞧,屋子差不多了,三个汉子站在屋顶的木梁上,顺墙搭着木梯子,一把一把往上递麦秆和稻草,赵二两和赵吉瑞也在,见着她,二人脸上堆满了笑,“婶子,您来看看,花叔的屋子真没话说。”

屋子敞亮不说,四四方方的又大又平整,比村里的屋子大了一半,能安置不少柜子之类的,而且屋前屋侧是小河,取水近,周士武丈量的时候留了前后两个院子的距离出来,就是留给老花种菜类的,屋后的院子连着一小片树林,夏日纳凉方便,一早上,风呼呼吹着,别提多凉爽了。

黄菁菁忍不住好笑,“喜欢就加油挣钱,过两年你也来这边修个屋子,和你花叔作伴。”

赵吉瑞笑,“那好啊,我可得卯足劲了。”

他们去镇上做席面,除去工钱,得了不少打赏银子,如今他在镇上也算小有名气了,都是托周家的福,一开始他爹叫他跟着周家干活他心头有些不屑,亏得他爹眼力好,否则这么好的差事不就便宜其他人了?

屋子旁边堆着很多木材,这些木材是和泥土匠借的,往后要还,她想起老花说棺材放这边的,进去看了看,还在建屋顶,屋里明亮,棺材放在差不多有大路宽敞的过道上,过道连着后院檐廊,即使飘雨也飘不到棺材,她忍不住好奇,“谁想着修个过道连接屋后檐廊的?”

周家屋子的檐廊窄,围后院时,过道直接在堂屋里,进出后院都要经过堂屋,哪像这,直接在中间是留个过道出来。

屋顶的泥土匠道,“你家二儿和我说的,说是从堂屋走不方便,左侧右侧都留了过道,通透着呢,挑着箩筐平平能过。”

黄菁菁嗯了声,并排着两间卧室,卧室边是间堂屋,堂屋连着西边的灶房,灶房隔壁是柴篷,而东边搭起来不知做啥用的。

格局和周家院子差不多,只是占地更广,后院只搭了个茅厕,空荡荡的,瞧着有些冷清了。

房屋修成,将就着人手把院子围了起来,村里看热闹的不少,屋子没啥稀罕的,多是称赞黄菁菁重情重义,哪怕十多年过去依然记得恩情,两间卧室,一个人哪儿住得过来。

又见黄菁菁的棺材安置在过道,村里人心思就多了起来,无缘无故的,谁会把棺材放别人家,其中有猫腻,比起马婆子恬不知耻请媒人上门的行径,村里人还是比较看好黄菁菁和老花的,女的能干会挣钱,男的长得好看会带孩子,而且没有糟心的亲戚,二人哪怕成了亲,日子照样过,没啥区别,反而会让老花更尽心尽力照顾孩子。

故而,见着过道的棺材,众人三缄其口,心照不宣。

秦氏则满脸欣慰,她就说了,老了还是要个伴儿,儿子儿媳再孝顺,终究比不得老伴贴心,二人能一起过日子,往后相互扶持,多好。

黄菁菁不知秦氏的心情,客人络绎不绝,纵然有钱挣,她也没啥力气,刘氏一个人实在分.身乏术,只得再找人,刘慧梅怀着身子,黄菁菁不考虑她,至于周围糟心的亲戚邻里,她也没想过,思来想去,就只徐氏了,赵家分了家,秦氏二老跟着大房过日子,前两年家里穷,二老没要供奉的粮食,还私底给了徐氏不少,秦氏为人精明,却也情有可原,不管大儿媳说什么,她依然我行我素带着田子,尽量让徐氏轻松些。

关系简单,口风才会严实,不会大着嘴巴到处说,按捏挣的钱多,全家老小往后要靠它维持生计的,得找个信得过的人,饭桌上,她把这事说了,询问他们的意思,刘慧梅低头抚摸着肚子,面露惋惜之色,要不是她怀着身子,她能和刘氏一块挣钱,而且徐氏毕竟是外人,万一把按捏的法子说出去,对一家人来说可就损失惨重。

只是想归想,她没有提出自己的忧虑,刘家的事情后,黄菁菁对她好,但终究好似隔着层纱,娘家那边,感情淡了便回不去了,听说刘桩和镇上的小姐说亲了,亲事定在明年春,这么大的事儿她还是从别人嘴里听来的,和刘家,能不往来就不往来了。

周士武双手搭在桌上,没急着附和,而是认真思索道,“二两媳妇娘家只一个兄弟,二两腿受伤,赵家急着分家,她娘家兄弟还送了粮食过来,对他们多有照顾,至于赵家,二两爹娘在,想必出不了啥漏子。”

赵二两排行老二,在家里地位不高,但腿受伤之后,秦氏对他的关心多了,私底下偷偷拿粮食给他,帮衬徐氏干活,生怕徐氏受不住跑了。

“娘,您看着办吧,别累着了,二两媳妇人不错,让她和栓子娘一块干活,给她些工钱,您轻松些。”周士仁不懂周士武话里的意思,率先表态道。

这个家一直黄菁菁撑着,但长此以往不是法子,他们大了,总要他们自己撑起来的。

黄菁菁想了想周士武的话,没有糟心贪婪的亲戚,徐氏学按捏手艺也没啥,何况他们有个儿子,凡事总要为儿子打算,她看看刘氏,“老三媳妇,你觉得如何?”

刘氏扬起眉梢,满眼惊惧,“娘,您......您做主就是了。”

这个家,从来都是黄菁菁说了算的,她啥也不知道。

“你觉得徐氏人怎样?”黄菁菁见她吓得不轻,不由得竖起了眉。

刘氏回想了会,认真道,“她帮着大嫂干活很是尽心,出门割猪草,担心米久饿着会专程回来问,做事井井有条,经过后院眼神也不乱瞄,待桃花他们也好......”

黄菁菁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了,但看刘慧梅垂着头,心事重重的样子,她道,“老大媳妇有什么想说的?”

“没。”刘慧梅不假思索道,“我就是想着,要不是怀着身子,能帮三弟妹分担些。”

按捏挣的钱多,但确实累人,否则黄菁菁不会累晕过去。

“都去按捏了谁管其他事?要我伺候你们不成?”秋收后要分锅吃饭的,奈何给老花修建屋子忙不过来才凑一起吃饭,等老花搬出去,她得拟个章程出来,告诉按捏的客人时辰,不至于让她们想来就来,打乱她们的安排,逢三六九的日子不开门,逢年不过节不开门,早上只按捏两个时辰,下午三个时辰,若要来的话,需踩着时间段来。

不然她们腾不出时间做其他事,而且,钱是挣不完的,身体才是本钱。

她和大家一说,立即得来老花附和,“就得这样,赶集市都定了日子,何况是这种,没客人总不能一直在家等着吧?”

周士武想想也是,物以稀为贵,这般安排,家里人也轻松些。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第二天家里来客,黄菁菁就拜托她们回镇上说说,来的人里有来过的老主顾,知道黄菁菁累晕过去的事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保重身体不行,回到镇上就把黄菁菁的话说了,有人不乐意,觉得花了钱就行,特意十五的时候去周家碰运气,奈何黄菁菁是言出必行的人,迎她们进屋,硬是不给按捏,妇人败兴而归,便在圈子里说黄菁菁的坏话。

只是,人老了,身子隔三差五的不舒服,一会儿脖子疼,一会儿腰疼,一会儿小腿不舒服,黄菁菁收的价格高,但效果委实好,是按捏某个部位,也就二十文的事儿,去镇上医馆抓药,好了还好说,要是好不了,多的钱都花出去了。

故而,去过周家的人不受话的影响,该去的时候还是去。

黄菁菁和徐氏说了按捏之事,徐氏满脸震惊,想也不想就给拒绝了,周家的收入大半是靠这个,万一不留神出了岔子,她可就断了一家人的生计,她哪儿敢,最后还是黄菁菁一通好说才让徐氏点了头的,跟着刘氏,学得分外认真。

规定了按捏的日子,客人集中,生意不冷清反而更好,徐氏代了黄菁菁,黄菁菁就轻松多了,带着桃花梨花去山里割猪草,到处是镰刀齐根割过的痕迹,枯黄的草,翠绿的草,一律没有逃过,山里的许多野果子熟了,桃花梨花欢喜不已,摘了不少,还说要给栓子留些。

栓子整日在学堂念书,回家就睡觉,说是累的,为此还偷偷哭了场,不想念书了,又怕黄菁菁火,神色恹恹的,话少了很多。

黄菁菁帮着摘了好些果子,一上午,背篓里的猪草才勉强装满,下山时遇着秦氏抱着田子从小河边回来,笑逐颜开道,“四娘,咱不去河边看看,老花兄弟的屋里可多人了。”

周士武问泥土匠借了很多木材,说是给老花打家具,特意去外村请的木匠,庄户人家,桌子椅子都是自己汉子自己弄,毛毛须须的,胜在省钱省事,周士武请来的木匠将木头磨得光滑平整,不知情的,以为谁家娶亲打的家具呢。

“家里养着猪,哪儿走得开。”黄菁菁手脏,没抱田子,只是田子会认人了,看到黄菁菁,举起手指给秦氏看,惹得亲事亲了他两口,“是黄奶奶,田子认识啊?”

二人说说笑笑朝周家走,田子看桃花和梨花吃得香,啊啊啊伸手要二人手里的果子,口水顺着下巴滴在秦氏衣服上,秦氏哭笑不得,“田子小,咬不动,让姐姐她们吃啊。”

黄菁菁这才想起背篓里的野果子,叫秦氏拿一个给田子,块头大,不怕他一口吞了,而且软软的,水多,能吸些甜味。

“他是看着别人吃啥都觉得香,抓着什么都往嘴里塞,半刻离不得人。”秦氏一脸无奈,所有孙子里,她最疼的就是田子,可能田子养在她膝下的关系,她半点不敢掉以轻心,生怕他磕着了绊着了,二两腿受了伤,往后有没有孩子未可知,田子就是二两唯一的香火了。

黄菁菁笑着道,“小孩子都是这样的。”

秦氏替田子擦了擦口水,说起徐氏学按捏的事情来,“也就你看得起她,她和我说的时候我还惊讶了一瞬,她们夫妻跟着你,我放心,四娘啊,我家二两是多亏了有你们哪,我和他爹年纪大了,没法子了。”

“说那些做什么,你不觉得我偷懒就是了。”

想到赵二两腿受伤,家里乌烟瘴气闹着分家的日子,秦氏心头气啊,都说儿大不由娘,儿媳刚进门看着是好的,慢慢就歪了心思,什么都想往娘家捞,要不是几个儿媳排挤,赵家哪会分家,手心手背都是肉,她舍不得啊,“这件事我没往外说,她的品行我知道,娘家兄嫂是个好的,不会滋事,你放心就是了。”

徐氏来周家帮工,说风凉话的很多,认为打干亲家是周家占便宜,请了两个不要工钱的长工,谁知道人黄菁菁背后给了钱的,徐氏和她說的时候,她叫徐氏不要声张,把钱存起来留给田子,传出去,其他几个儿媳怕坐不住了。

眼瞅着二房日子越来越好,秦氏心头欣慰,先苦后甜,可算把苦日子熬过去了。

“我知道,你也别多想,二两两口气孝顺,你帮他们带儿子,他们不会不管你的。”分了家,只帮着一家干活肯定要落人口实,要不是怕家散了,秦氏哪至于做到这个份上,养儿都是债啊。

今日不是按捏的日子,周家院子里没啥人,老花抱着米久,晃着他腋窝在院子里踱步,慈眉善目,看得秦氏心肝都跟着颤了两下,有些事没有挑明,村里人不好说开,私底下都在议论老花和黄菁菁成亲办不办酒席,二婚不是什么光鲜事,但周家几个孩子孝顺,大办一场不是不可能。

她正欲试探试探黄菁菁的口风,就被一道声音抢了先。

“哟,都在呢。”来人站在门口,眼睛四下打量着院子,周家日子好了,村里巴结的人多,她和周家有些龃龉,故而不往这边凑,左右她不缺钱,日子过得去就行,不想和黄菁菁这种混不吝的人打交道。

黄菁菁转过身,就看许久不露面的王婆子双手叉腰站在门口,“黄寡妇,我找你家老三媳妇说点事,你叫她出来。”

神色倨傲,脸上满是轻视。

村里人都在议论老花搬家是不是要双喜临门,黄菁菁一大把年纪了,也不嫌害臊,寡妇二嫁,传出去不是给儿孙丢脸吗?

秦氏蹙了蹙眉,王家在村里条件不错,奈何王麻子满脸麻子,没有姑娘看得上,前几年王婆子偷偷去山里给他买了个媳妇回来,结果第二天人家就跑了,自此,王麻子歇了娶亲的心思,整日和一帮狐朋狗友喝酒闲扯,不怎么和村里人来往。

倒是王婆子,和村里人走动多些。

“她去地里干活了,有啥事非得找她啊?”黄菁菁语气不太好,对这种没礼貌的人,她素来不给好脸色。

王婆子左右瞅了瞅,掉头就走,“没事,就问问,我去地里找她去。”

全然不想和黄菁菁多说的样子,秦氏看着她背影道,“她也是个能人,王麻子不争气,以前和你家老四关系好,你家老四没了踪影,他又跟外村的人搅一块了,都是不还债的。”

说起这个,她对黄菁菁道,“你家老四一直杳无音信?家里挣了钱,在方圆十里都有了名声,他咋还不回来?”

说起周士义,黄菁菁一肚子火,“他最好别回来,否则看我不打断他的腿,他是反了天了,那种钱都偷。”

要不是他把钱拿了,何至于错过给原主烧纸钱的日子,周士义那种忘恩负义之人,就该打断腿,让他生不如死。

秦氏没料到她反应如此大,周士义偷钱不对,毕竟是自己儿子,能有什么法子呢,劝道,“你也别太气了,索性周大他们是孝顺的,周四年纪小,凡事上边哥哥让着,久而久之才养成了那种性子,你好好教,他会改的。”

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这话在周家困难的时候秦氏不会说,但周家如今有钱了,没什么比一家人一起过日子开心的,她若是像黄菁菁这么有钱,肯定把几个儿子叫到身边重新过日子,年纪大就越舍不得子孙,她哪,恨不得全家人一桌吃饭,说说笑笑多好。

黄菁菁冷了脸,没回答秦氏的话,周士义那种儿子,不要也罢。

院子里的人不知道王婆子找刘氏所谓何事,只是刘氏平日只和李菊走得近些,像王婆子那种人,没啥往来,可能秦氏的话给她提了醒,周士义和王麻子关系好,回来的话肯定要去找王麻子,于是她去地里找刘氏问话,粪桶粪勺地里搁着,哪有刘氏。

问小河边的人,才说刘氏跟王婆子走了,有人神神秘秘凑到黄菁菁耳朵边,“王婆子给王麻子买了个山里媳妇,夜里偷偷摸摸进村的,深更半夜王家还有动静呢。”

稻水村不兴买媳妇,这种事情传出去肯定会叫人贻笑大方,但王麻子好吃懒做,成天喝酒,谁愿意嫁给他,二十多岁的人了还是光棍,换作其他人,儿子都有了,王婆子怕是着急了。

“说什么悄悄话呢,说出来大家听听啊。”有好事者忍不住好奇的问道,妇人急忙摇头,给黄菁菁挤眼色,示意她别多嘴,毕竟是不是真的她也说不准,传出去还说她无中生有,败坏人家名声,惹来一身骚。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