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吾看书 > 历史军事 > 黄四娘家花满蹊 > 第90章 090 名声坏了
吾看书 www.wukanshu.com,最快更新黄四娘家花满蹊!

第90章 090 名声坏了

都是大老爷们, 打听到黄菁菁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性子, 特意从亲戚里找了身形壮硕男子来壮胆, 却不料, 黄菁菁不按常理出牌, 见面后不打不骂, 彬彬有礼, 还请他们坐下说,年轻汉子蹙了蹙眉,他身侧的蒜鼻头男人推了推他胳膊, “罗三,眼下如何是好?”

罗三生得浓眉大眼,高大挺拨, 往人群里一站, 给人紧迫感十足,他怔神的空档, 周士武左右手夹着凳子出来, 并排放在他们身后, 他紧了紧拳头, 手臂肌肉凸显,粗着声招呼大家道, “坐下吧。”

都找来周家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不怕黄寡妇耍花招。

一行人坐下后,双手垂在两侧, 脊背端得笔直,面上不见笑,满是严肃。

周士武给黄菁菁搬了根椅子出来,黄菁菁扶着扶手坐下,叫周士武给大家倒水,罗三眉头拧成了川字,“不用了,我们来是为了你家小儿的事儿,他派人搞砸我姐的亲事,还骗了银子,务必要给个交代才行。”

他们住在清源镇北边的村子里,家里有十几亩田和地,只靠他爹娘忙不过来,他大姐二姐七八岁就跟着下地干活了,一干就是十一二年,耽误了说亲,年纪大了,好不容易找着一门门当户对的人家肯娶他姐,他爹娘觉得绝对愧对他姐,想风光大办一回,听说稻水村周家的人来做席面,他爹高兴得一宿没睡,把人迎回家,给了钱,好吃好喝招待着,谁知待迎亲的新郎官来,上桌吃饭,才觉得不对劲,米勉强煮熟了,肉是生的,一桌菜白滋白味,寒碜得不像话,迎亲的队伍以为他们家看不起人,当场拂袖而去,好好的亲事成了笑话。

罗三目光平视着黄菁菁,要讨个说法。

黄菁菁脸色平静如水,不急着回答,而是问道,“你爹得知他是稻水村周家的就把人迎进门,是看得起我周家的厨艺,只是,他从哪儿听来的我周家做席面不错的?”

罗三微眯着眼,理所当然道,“周家人的席面花样新鲜,老少皆宜,这在清源镇不是什么秘密吧?”

黄菁菁嘴角挂着浅浅的笑,她身后的老花身形僵硬,紧握着手里的镰刀,严正以待的盯着罗三,仿若只要他站起身,他便立即扑过去似的,面上尽是肃杀之色。

“是大家谬赞了,不瞒你说,我们确实在清源镇接了酒席做,但在村里做席面只有一次,还是稻源村里正家小儿成亲,席面丰盛与否离不开主人家给的食材,十里八村,能吃饱饭就觉得满足了,哪能在红白喜事上铺张浪费......”黄菁菁声音平缓,在场的人都明白她的意思,村里人的席面大多过得去就是了,哪敢大鱼大肉由着客人吃。

而且,重要的是,请黄菁菁做席面的工钱就够一家子开销大半年了,从黄菁菁给赵二两赵吉瑞的工钱就能看出一二。

寻常百姓人家,确实请不起黄菁菁。

只是后面的话,黄菁菁没说。

对方听出黄菁菁话里的意思,当即勃然大怒,跃跃欲试要起身,“你是看不起咱庄稼人是不是?”

“没有这个意思,你们一路走来,什么情形也见着了,谁家拿得出这么多钱置办席面?故而,我们多只接城里人的席面,至于你们说的周士义,他是我小儿子,去年就分家了,他把我攒了一辈子的钱偷走了,这件事在村里不是秘密,你们说,这种不孝子我要不要管他的死活?”黄菁菁看着坐在最中间的汉子,知道这里他说了算,温声道,“坏了你家的好事我深表惋惜,你们若是抓着他,随便你们处置,我老婆子辛辛苦苦把他养大,给他娶媳妇,他吃里扒外,忘恩负义,我是懒得管他了。”

之所以她不一进院子就撇清关系是怕让对方觉得她见风使舵,不近人情,人在激动的时候,听到什么话都会认为你是诡辩,待平静些了再心平气和聊天才是解决事儿的时候,黄菁菁缓了缓,指着身后的人道,“都是村里人,那不孝子前几天还带着人回来过,说我命不久矣,他走的时候家里乱糟糟的,如今家里条件好了,又开始乱打歪主意了,没料到会闯出这种祸事来......”

“知道我家的人都知道,我家大儿在镇上做掌柜,哪家要做席面,都会提前去我大儿那打个招呼,秋收过后,娶亲嫁女的人家多,我们做生意凡事依着先来后到的规矩,有些人家提前三个月就说了,卡着日子通知的,我们忙不过来。”

她言语里没有嘲笑怪罪的意思,只是不冷不热的论述件事实,他们接下来要做许多席面,一长串排队的都到年底了,罗家的情况,他们是不会去的。

罗三再次拧紧了眉,来的时候他们也听说了,运气好才请得到周家人做席面,慢了一步就只得找其他人做,那帮人不知从哪儿打听到他家要办事的,他爹为他大姐的亲事高兴糊涂了才没有核实对方身份,是他爹太过轻信于人才上了当,但毕竟是黄菁菁儿子,难道要他就此作罢?

“黄寡妇,我家损失惨重,你说他落在我们手里任凭处置是真是假?”被他逮到那伙人,非要扒了一层皮,因着这件事,他娘气得晕了过去,他姐的亲事没准也黄了,他爹愧疚不已,原本热热闹闹的喜事,弄得惨淡收场,他不会放过那帮子人。

黄菁菁摊手,凝重道,“这是自然,我黄寡妇向来说到做到。”

“罗三,你不能听她的,没准她把周四藏起来了,她说的话,谁知道是真是假,俺们离得远,总不能时时过来盯着吧,怎么着也要她给个交代。”有人不满黄菁菁三言两语就带跑了话题,他们是罗家亲戚,罗家人没脸,他们也好不到哪儿去,今日无论如何都要黄菁菁把周士义交出来。

“是啊,不能听她的,你姐的大喜之日弄成这样,都是周家人搞的鬼,管他什么分家不分家,周士义那兔崽子做的事就该他娘偿还。”

罗三低着头,没吭声,像是在犹豫,又是在想其他。

黄菁菁眉头一竖,眼里闪过狠戾,“看你也老大不小了,不会连基本的道理都不知道吧,素来只听说过父债子偿,子债母偿这话你啥时候听说过了?”她站起身,脸上没有丁点畏惧之色,沉着声道,“所谓先礼后兵,该说的我也说了,真要打架,我也是不怕的,只是想想你们家里老小,要是一不小心落下残疾,别怪我凶狠。”

语声刚落,她身后的老花便上前一步,举起镰刀,瞳仁瞪得大大的,“四娘,你回屋。”

黄菁菁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放轻松,对罗三道,“好话说尽,你们若是觉得打架能解决事儿,老二,把院门关了,在这大干一场,谁有命就爬出去算谁命大,死了拉出去埋了,先说好了,你们滋事再先,关起门,就当这件事私了,谁赢谁输,往后不准报复。”

她昂着头,满脸必赢之色,见不惯她嚣张,当即有人捋起袖子冲了过来。

“停下。”罗三厉声阻止道,“我们走。”

“罗三,你说什么呢,大表姐好不容易说了门亲事,要不是席面出了岔子,何至于成现在。”有汉子不服气道,拎起拳头就要揍人,罗三快一步挡住他的拳头,冷声道,“大姐的事儿,我不会这么轻易就算了,只是冤有头债有主,把当日来家里的人找出来。”

对方人多势众,真要打起来,他们不见得能讨到好处,而且,看得出来,黄寡妇没有说谎,周四估计是借着黄菁菁的名声在外乱来,他只想找到人出口恶气,不会跟疯狗似的乱咬人。

“你说什么,咱就这么回去,怎么对大表姐交代?”

“去王麻子家。”来他家做席面的统共有六个人,四个男人,两个女人,周士义被撵出周家,和周家没有往来,但不是还有王麻子吗,不可能这么凑巧,一个两个都是和家里断绝关系的。

在院外看热闹的王婆子听到这话,吓得花容失色,尖叫声掉头就跑,秦氏心思转了转,朝王婆子跑的方向大喊道,“王婆子你干什么呢,他们找你儿子,又不是找你......”

这话引起了罗三的注意,而方才说话的汉子拔腿就追了出去,嘴里骂着脏话,罗三朝黄菁菁拱手别过,一身健硕的肌肉突突跳着,看得人胆战心惊,门口的人不自主让开一条道,而王婆子跑了几步便被人抓着了,罗三箭步流星的追上去,问了王家,拖着王婆子朝王家走。

好事者围上去,纷纷交头接耳,坏了人亲事是要遭天打雷劈的,王婆子活该。

秦氏抱着田子进院子,平顺着胸口的呼吸,“妈呀,刚才的阵仗吓死我了,还以为要打起来呢,四娘,你咋就不害怕呢?”

“都是庄稼人,哪有不由分说就挥拳头的?”黄菁菁嘴角噙着笑,看似镇定,实则后背出了一身汗,亏得来的是年轻人,要是找个无赖的妇人,事情不好解决,年轻人血气方刚,心思单纯,只想着报仇,换作经验丰富些的人,少不得要勒索笔钱财闹得不死不休,不过这事给她敲了警钟,她原以为把周士义撵出家门就够了,眼下来看,还是她太过仁慈,撵出家门还不算,还要他不能借着她的名声在外边坑蒙拐骗才行。

村子里闹哄哄的,传来妇人惊天地泣鬼神的呐喊,赵二两他们确认人走了,才出门做自己的事情去了,黄菁菁心头感激他们,关键时刻,还是要村里人帮衬才行,否则,对方看他们势单力薄,少不得会仗势欺人,这便是住在村里的好处,虽然平日有些口角,大是大非面前,出手帮忙的人还是有的。

她让周士武送大家出门,叫他们在老花搬家那日过来吃饭,好好答谢一番。

老花的户籍落下了,以后是名正言顺的稻水村的人,赵家和周家关系好,老花搬家自是要来的,孙达没料到自己也在邀请之列,有些不好意思,孙婆子做的事他都知道,但那是他娘,他能怎么办?说不敢说,骂更是不敢,要不是有他爹吼着,他娘没准会成下一个马婆子。

和他同样看法的还有刘大,村里人到周家闹事后,刘家和周家便没了往来,周士武做出邀请,他受宠若惊,下意识的看向黄菁菁,她背过身,仰着头和老花说话,看不见她脸上的表情,他想回绝周士武,又怕周士武以为他看不起,囫囵不清的应了声就走了。

看热闹的追到王家去了,周家分了家,但王家可没有,而且人到的时候,王麻子还在屋里呼呼大睡,除了不见周士义,其他人都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这下好了,一锅全端了,吓得王婆子又是磕头又是赔钱,好说歹说才把王麻子保住了,至于郑氏,王婆子是不准备管的,这个儿媳心眼可不少,要不是她在旁边撺掇,王麻子哪会跑出去挣钱,但对方不罢休,要她拿钱不然就带着王麻子一块带走,王婆子是悔的肠子都青了,就不该信周士义的话,花钱买这么个儿媳回家。

饶是花了钱,王麻子还是被打得个半死,其他人被带走了,王婆子抱着王麻子,哭得昏天暗地,明明昨晚周士义也在,今早却说有事出了门,王婆子认定周士义早得了风声溜了,心里把周士义恨得牙痒痒,但她能有什么法子,周士义住在哪儿她也不知。

王麻子没了半条命,郑氏挨了打,但衣食不懈怠的照顾着王麻子,期间不忘给王婆子吹耳边风,“娘哪,都是黄寡妇惹出来的事儿,活是她儿子揽下来的,结果他们全家好好的,相公却遭了罪,您可得好好保重身体,给相公报仇啊。”

王婆子又气又恨,抄起门闩的木棍就打郑氏,骂她是扫把星,娶了她家里就没太平过,要不是她,王麻子不会出事,王麻子游手好闲,但不会做那些作奸犯科之事,都是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坏人学坏人,王麻子是被人带坏的。

这件事,在村里穿得沸沸扬扬,心疼黄菁菁的有,认为黄菁菁太过绝情的有,众人看法不一,原以为事情解释清楚了就成,不料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镇上,先说她挣了钱不管儿子死活把人撵出门,后说周家的席面吃死了人,三人成虎,一不可收拾,连着周士文都问家里是不是出了事,得知事情的原委,他没说什么,只是让人打听周士义的下落,务必要把人找出来。

周家做席面的生意一落千丈,之前说的好好的,等周士武和周士仁到了,人家却说重新请了人了,对他们讳莫如深,周士武和周士仁被放了鸽子,但也无能为力,城里人最是看重名声,估计怕出事吧。

他和周士仁依着周士文给的名单挨着去镇上询问,都不肯要他们再做席面,怕死人,无论周士武如何解释,对方皆不肯相信。

周士武怕黄菁菁担心,没说镇上的事儿,回家帮着干活愈卖力,他知道,挣不了钱,黄菁菁心里也不会好受。

秋意凉凉,漫山遍野尽显荒凉,周家院子安安静静的,因着不出门做席面,周士武觉得空闲不少,好在老花院子里打井的事情有了着落,他跟着里正去县衙缴了五年的税,县衙派人来丈量了位子,就开始打井了,打井是大事,村里看热闹的络绎不绝,夸周士武重情义,羡慕老花运气好,多年前的施舍如今有了大回报。

周士武笑笑不说话,如今家里收入少了,往后不知会怎样呢。

古井打好,当天傍晚就有了井水,周士武和周士仁在院子堆灶台,后天老花搬家,请了走得近的人家来热闹,黄菁菁说做几桌席面,哪怕没人请他们了,厨艺也不能丢下,待风声过去就好了。

“明天老二去镇上把做席面的肉买好,老三把锅碗瓢盆买回来,缺什么全部添上。”黄菁菁坐在井边,安排明天的事儿,“你大哥回不来就算了,后天留桌席面,老二送去镇上给你大哥,让他别担心家里的事儿,凡事有我呢。”黄菁菁边洗着碗,边叮嘱周士武道。

周士武满手是泥,认真堆砌着灶,闻言,认真回道,“我知道了,明日赶集,我和三弟挑柴去镇上卖,娘你歇息几日,割红薯藤的事儿有我们呢。”

老花说红薯藤晒干了磨粉,等没猪草的时候可以做猪食,黄菁菁便到处割红薯藤,红薯藤割了还会长起来,只要黄菁菁开口,几乎村里种了红薯的人家都会同意黄菁菁割,如今,周家院子和这边院子,堆满了红薯藤,周士武怕黄菁菁累出个好歹,故而才这般说。

“又不是个累人的活,我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对了,你去镇上问问,谁在背后败坏我们的名声。”这些天,她越来越觉得不对劲,罗家的事儿是周士义做下的,她把话说得很清楚了,之前周士武还说农闲办事的人多,结果生意全没了,她觉得内里还有事儿,想起她在镇上卖鸡蛋听到以讹传讹的话,决定让周士武去打听打听。

这件事,背后没人落井下石她不信。

周士武应下,怕黄菁菁多想,宽慰道,“生意没了就没了,我和三弟在家也好,今年砍的柴全堆着,如今得空,正好挑去镇上卖了。”

这话是真心的,他们在家,黄菁菁始终要轻松些,不用起早贪黑的干活,不用担心他们在外出事,虽说分锅吃饭,起码每天能见着面。

黄菁菁点了点头,翌日一早,她给周士武装了一篮子鸡蛋,叫他顺便拿去镇上卖了,家里鸡蛋多,留着也吃不完,至于刘慧梅坐月子还早着,能卖些钱是些钱。

周士武出门,她瞅着时辰差不多了,也准备出门,清晨露水重,路边浅浅的野草会打湿鞋子,农闲了,不用抢着时辰干活,她多是等露水干得差不多了才背着背篓出门,栓子去学堂念书,走得早,桃花和梨花是女孩,再贪玩都不会到处跑,两人要么在家跟着老花,要么和她一起割红薯藤,红薯地里有绿色的虫子,长长的,软软的,触感很是恐怖,黄菁菁去红薯地的时候便不让她们跟着,王麻子受伤一直在床上养着,王婆子和郑氏伺候在侧。

她到红薯地的时候,地里的红薯藤被人割过一遍了,这是赵吉瑞家的红薯地,前两天她打了招呼,一直没过来,结果被人割过了。

“哟,是婶子啊,你怎么到这边地里来了?”真是想什么来什么,黄菁菁看见从对面地梗上过来的人,微微扬起了眉,郑氏苍老了很多,颧骨还残着乌青之色,王麻子遭罪,郑氏没落到好下场,挨了一顿揍,秦氏没去王家院子凑热闹,却把当日王家院子生的事儿描绘得栩栩如生,王麻子被打得剩下半条命,郑氏被王婆子拿棍子打得晕了过去,认为是郑氏拖累了王麻子。

王家就一团乌烟瘴气。

见着郑氏出现,黄菁菁看着红薯藤上残留的新鲜的浆,有什么恍然大悟,“你割的?”

“听婶子说的什么话,我婆婆叫我过来摘点红薯尖回去做饭,一不小心找错了地,没办法,刚来稻水村,分不清谁是谁家的地儿。”她的遭遇都是黄菁菁造成的,要不是黄菁菁为人太过冷漠,周士仁和刘氏又是个胆小怕事的,依着两家的交情,何至于见死不救,害她被卖了出去,遇着周士义那种恬不知耻的人,没料到,转来转去,把自己卖到了稻水村。

黄菁菁见她嘴里若无其事,实则脸色抽搐得有些扭曲了,眼里充斥着怨毒的光,她冷笑声,“找错了地不要紧,还上就是了,我知道哪一块是王家的地。”说着,调转方向,朝着王家的地儿走去,郑氏一怔,气得脸色铁青,“老寡妇,真以为挣了钱就能在村里横着走了......”

黄菁菁充耳不闻,郑氏跺脚,追上去要从背后袭击黄菁菁,不料黄菁菁一个转身,骤然变了脸,眼底厉色闪过,“知道吗,我忍你很久了,你自己要凑上来的,怪不得我......”松开背篓,推向郑氏,一个趔趄就把人推倒在红薯地,“你算计老三当我不吭声就过去了,我这人最是睚眦必报,你怕是不了解......”

她坐在郑氏身上,重重挥起镰刀,面上尽是凶光,吓得郑氏大叫一声,头一歪,晕了过去。

王婆子到的时候,坐在地里对着黄菁菁破口大骂,骂她欺人太甚,花钱买回来的儿媳妇也是人,黄寡妇说打就打,不给她面子,把里正喊来,要里正为她做主,赵卫国因为外村来打人的事窝着一肚子火呢,周家做生意就好好做,能帮衬村里人是好事,结果出现周士义这种败家子,近几日,他听着不少关于周家的谣言,说黄寡妇冷漠不认亲儿子,周家的席面吃死了人,说啥的都有,外村得知他是稻水村的里正,都来打听,他解释得口干舌燥,末了,人家看他的眼神竟是他和黄寡妇有一腿,故意包庇。

周家得罪了人,有人借机抹黑是跑不了的,但黄菁菁好似不太关心,该做什么什么,不慌不忙,他能说什么。

听王婆子哭得肝肠寸断,他心头愈烦躁,“自己儿子什么德行自己会不清楚?花钱买回来的儿媳妇就好好管教,还嫌不够丢脸是不是,你出去问问,谁不知你家买了个儿媳妇,没听说的还以为稻水村是深山老林呢,村里汉子娶不着媳妇要花钱买,你不安生,小心落得马婆子的地步。”

说完,他怒气冲冲就要离开,余光瞥到不受影响继续割红薯藤的黄菁菁,气不打一处来,“什么事不能好好说,不是打就是骂的,传出去很好听是不是,十里八村传成什么样子了,怎么说家里养着个读书人,就不能在意点名声?”

话完,赵卫国这才走了。

周家出了名,连带着稻水村小有名气,如今周家名声臭了,带着稻水村的名声都不太好,尤其还有王婆子买儿媳这事,更让外村的人侃侃而谈,赵卫国头都大了。

老花侧过身,看着赵卫国阔步离开的背影,问黄菁菁,“里正是在说你吧。”

“不是。”黄菁菁不假思索道。

老花哦了声,继续割红薯藤,院子堆满了红薯藤,但黄菁菁怕不够,从早到晚的往家里背。

郑氏挨打的事儿因着里正的训斥不了了之,村里人笑王婆子自取其辱,黄菁菁什么人,年轻那会就没怕过人,更别论如今手里挣了钱了,席面的生意没了不假,但按捏的人还有人呢,生意刚开始萧条了两天,如今又渐渐好了,待风声过去,大家忘记得差不多了,肯定会有人重新请周家人做席面的。

只是,周士武不这么想,他去镇上问了几家人,如黄菁菁所料,有人故意造谣败坏他们的名声,而且说得有理有据,好像亲眼所见似的,镇上的人和村里人不同,村里人也会议论谁家生了什么事儿,但多是说说就过去了,不会太往心里去,毕竟谁家都有难事,田地的活又多,哪有功夫理会。

镇上的人不同,有了钱便格外在意名声,听说周士义打着他娘的名声做席面,嗤之以鼻过后,便认为黄菁菁教子无方,家里拿得出钱做席面的多是有钱的人,一年到头难得遇着喜事,自然怕被搞砸了,哪怕他们做的席面好,但那些人也怕摊上事,不求好,只求稳。

所以才没人肯上门找他们做席面了。

他把打听来的事儿和黄菁菁说了,黄菁菁问道,“谁说吃咱家席面死了人?”

“还不是罗家亲戚,吃了没熟的肉回家闹肚子,在床上躺了几天,不知怎么就传出来说死了人。”说起这个,周士武恨不得抓着周士义揍一顿,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他就不该手下留情的。

黄菁菁了然,人云亦云,不会有人寻求事情是否真实,“但消息传得这么快,其中多少有人故意造谣吧?”

这个周士武摇头,“这个打听不出来。”

他们平素不和城里人打交道,问了别人也不会说实话,由此来看,往后怕是不会有人请他们做席面了。

“你也莫气馁,其实席面的事儿我想过了,你们出门干活,闲暇时还好说,农忙哪儿得空,不做席面就不做席面了吧,再想想其他路子。”从上回周士武去外镇挨打回来,她就在想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法子了,你挡了别人的道儿,别人肯定会暗中使坏,但如果把席面的方子卖出去是不太可能的。

周士武心道,哪儿还有其他路子,名声坏了没人敢请他们了,只是怕黄菁菁多想,面上没有表现出来,老实道,“好,我和三弟每天去镇上卖柴,到过年,也能挣些钱,对了娘,买田地的事儿还买吗?”

不做席面,断了一大笔收入,周士武不懂黄菁菁怎么考虑的。

“买,怎么不买?米久大了,你大嫂又怀着,多些田地总没错的。”家里的孩子越来越多,不买点田地往后怎么养得活孩子,只是之前打算把所有的钱都换成田地,如今却是不成了,得留些起来做其他打算。

按捏一天下来差不多有三四百文,天儿渐渐凉了,待入冬出门的人会少很多,那时候钱不好挣,留点钱想其他挣钱的法子,家里有孩子,留些备用总是好的。

周士武心里有了数,黄菁菁又想起一件事来,“关于买地的事儿,我有事和你说,分家时,你大哥啥也没捞到,我就想着,这次买田地,分出些给他,他不在村里,你和老三帮他种着,每年给粮食给他就是了。”

周士武想也不想道,“钱是娘的,娘想做什么您做就是了,大哥为这个家操劳不少,有了田地,在外底气也足些。”

为什么这么些年家里大事小事从不敢去铺子找周士文,不就是耽误周士文丢了活计断了路子吗,分家后,他和周士仁都有田地,周士文啥也没有,便是东屋周士文都说了给黄菁菁的,试想,万一周士文在镇上过不下去了,他能去哪儿?

有些事,周士武以前没想过,如今想起来,才觉得自己果真太贪婪了,那是他的亲大哥,一点退路不给他留呢。

“嗯,先问问里正,合适的话买三亩地,你们三兄弟一人一亩。”手里的钱是够的,只是她不想让别人知道罢了,原本是要修缮屋子的,眼下来看,把田地买了再说,房屋的事儿推到明年。

周士武点头应下,去找里正说了买地的事儿,村里有空置的地儿他是清楚的,灾荒之年,村里死了不少人,有些一家子都死了没了亲戚,田地便空置下来,做主给村里地少的人种着,每年分些粮食出来,只是分出来的粮食不多,落到每户人家手里有半碗米就算不错了。

他和里正说了买地的事儿,里正给他说了位置让他挑,三两五百文一亩,周士武想着离家近些的,毫不犹豫选了东边的地。

只是地里还种着庄稼,要等收了庄稼后才能卖给他们,周士武满口应下,这些日子麻烦里正的事情多,周士武请他明日过来吃午饭,顺便还有事打听,各人有各人的圈子,有些事他打听不出来,里正能听到些风声。

赵卫国见他垂眼想着事,皱眉道,“想问什么就直接问。”

他见过形形□□的人,哪会看不出周士武打什么主意。

周士武有些不好意思,便说了实话,他好奇谁在背后说他们的坏话,罗家亲戚确实乱说,但旁边还有人煽风点火。

“你们家席面红红火火,看不惯的人不在少数,十里八村几个厨子,轻飘飘的几个字就够你们吃了。”墙倒众人推,周家就是这么被推下来的,生意好,挣了钱,眼红的人肯定多,有个机会能打倒对手抢生意,大家怎么可能保持沉默,一开口,就足以雪上加霜。

周士武心里有了数,要真是这样,想要翻身就难了。

“你们啊,终究根基不稳,好在挣了些钱,安安稳稳种地吧。”周家还有门按捏的手艺,这门手艺够养活一家子了,赵卫国叹了口气,周士义害了一家人,儿子养成那样子,黄寡妇哪是没有责任的,这话赵卫国没说,说了黄菁菁也不会认。

周士武又把周士义骂了个遍,他抓着人,非得好好收拾一通,从小到大不省事,给家里添的麻烦还少吗?

黄菁菁在老花新屋切肉洗菜,他过去帮忙,将里正的话说了,“二两说四弟头晚在王家,翌日一早匆匆忙走了,王麻子娘怀疑四弟听到风声带着四弟妹逃了,娘,您说会不会有人给四弟通风报信?”

他和罗三一样痛恨周士义,不把人找着他不会甘心,如今家里就剩下一条挣钱的路子了,如果再被周士义搞砸了,一家子就回到以前了。

黄菁菁知道他的想法,放下菜刀,看着院外流淌的小河道,“他真要听到风声跑了,以后肯定还会回来的,等着吧。”

她的声音无悲无喜,像在说件无关紧要的事儿,周士武心底明白,爱之深责之切,她是真对周士义失望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